不雅视频诱导,朋友圈兜售“迷药”( 二 )

当采访人员向卖家询问这些“迷药”的成分和对人体的影响时,他们都信誓旦旦地保证“绝对安全”,至于成分,则缄口不言。“独家配方,不能泄露。”有卖家这样说。

买卖方式隐蔽,卖家用不雅视频诱导

在一些卖家的朋友圈里,可以看到很多被“迷倒”的女性视频和照片,以展示“迷药”的效果。图片、视频中的女性大多眼神迷离,或是睡着了,身上的衣物都很少。

现代快报采访人员了解到,一些售卖“迷药”的人及买主往往还会拉群,交流如何利用“迷药”对女性实施性侵,还有人录下视频“分享”。

除了在社交软件上流通之外,在一些搜索引擎输入特殊关键词,会出现相关网页,点开后便引导添加微信咨询。不过,这些网页都要通过几重搜索。

采访人员随机加了一位卖家的微信,佯称要购买“迷药”。该卖家发来了一张图片,上面标有一个网址,在浏览器中输入网址,就可以查看各种产品的介绍。采访人员在该网站看到,产品被分为“麻醉催眠”“迷幻迷情”等,使用方法、药效时间等都有详尽介绍。卖家告诉采访人员,需要哪一款直接截图给他,然后微信转账下单。

线上“迷药”交易,一般通过快递寄送。采访人员询问了几位卖家,近期可否送货到南京,有卖家称最快一天就可以到货。

那么,他们是怎么躲过快递检查的呢?一位卖家表示,他们和快递公司有长期合作,“合作的都不检查。”

私下买卖第一类精神药品要追究刑责

现代快报采访人员注意到,在多种迷药中,有一款名为三唑仑的药品。有卖家告诉采访人员,三唑仑400元一瓶,共100粒,一次用两粒就可以。

采访人员发现,卖家展示的三唑仑由某药业公司制造,规格为0.125mg*100片。

随后,采访人员联系了该厂家,工作人员表示,三唑仑属于第一类精神药品,整个生产流程都会有严格的监控,防止其进入非法药品流通渠道。同时根据规定,目前该药物的生产也比较少。该工作人员还介绍,2005年之前,曾发生过三唑仑在社会上流通的现象,不过经查都是假冒产品,近几年没有发现过。

采访人员了解到,早在2005年,国家食药监局将三唑仑列入第一类精神药品管理,并规定按照第一类精神药品经营管理的有关规定,三唑仑制剂统一纳入麻醉药品经营渠道经营。法律规定,凡私下买卖者,无论数量多少,都要追究刑事责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