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善治:调试最宜居“民生温度”( 三 )

产业强市的发展,直接影响着就业、收入。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三年来,我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继续高于GDP增幅,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继续快于城镇居民,全市居民收入稳步提高。2017年,我市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5.3万元,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2.8万元,均位居全省前列。

百姓的“钱袋子”与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相比,应该可以更鼓。“后半程”我市将发力增收,以产业强市做大“蛋糕”,富民工程分好“蛋糕”。据悉,市人社部门将不断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深入实施减负稳岗政策,鼓励创业带动就业,建立与经济增长相适应的工资增长机制,保持就业稳中有进态势,居民工资性收入持续增长。值得一提的是,我市还将不断增加居民保障性收入,加快推进锡澄、锡宜社会保障一体化进程,逐步缩小市区、江阴、宜兴三个统筹区之间保障水平的差距。

拉高平均线抬高地平线: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

以百姓之心为心,以百姓之福为福,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当好高质量发展领跑者,无锡仍有民生“短板”需补,既需拉高平均线,推动居民整体生活水平得到提升,也需抬高地平线,帮助困难群众搬开“绊脚石”、去除“烦心事”。过去几年,全市各级机关干部通过“大走访”等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了一批或大或小的民生问题,一系列举措加紧实施“对症下药”。

比如“农房翻建”。“我们村的样板房结顶了!两户双拼别墅,上下三层,进深10米,宽里9.5米,看着很是气派。”最近,安镇谈村村民周建忠隔三差五就往三角桥东南面的建设工地跑,看看未来新家模样。南靠九里河湿地公园,沿水而居的谈村,现有村民203户,不少房子都建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一到黄梅天即有雨水倒灌的风险。我市农村住房改建“解冻”政策出台后,谈村社区启动全市首个整村农房翻建试点。“家家户户还要通天然气,”周建忠期盼新家早日建成,“到时我90岁的老母亲也能享福啦。”“解冻”至今,全市已翻建和新改建农村住宅1517户。

比如“老新村加装电梯”。惠畅里社区居民高锦媛所在的楼栋,“12户人家,80岁以上老人就有6位,最愁就是‘出行’,有的老人因为爬不动楼住进了养老院。”值得高兴的是,无锡既有住宅增设电梯的暂行办法正式出台,“社区已找好电梯公司,装好电梯后就方便了。”

比如“救助因病致贫”。市民刘先生是名普通工人,去年底突患重病,花去十几万元医疗费,让原本过得去的生活顿时捉襟见肘。忧愁很快得到缓解:按照《市区特困家庭深度救助实施意见》,他拿到了一笔数目不小的深度救助资金;根据新修订的《医疗救助办法》,医疗费报销比例提高了,又省下数万元;此外,街道、社区也纷纷伸出援手……2015年以来,市委市政府立足守底线,侧重救急难,着眼可持续,多举措构建精准救助新机制,推动富民路上“一个不少、一个不落”,被受助群众称为“干了实事,暖了民心”。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