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茨中教堂:见证澜沧江峡谷脱贫巨变( 二 )

  因为姚飞熟悉茨中村民 , 扶贫干部也向姚飞咨问一些贫困家庭的情况 。 掌握情况后 , 当地政府将贫困户区分为因缺产业、因灾、因病、因学致贫等情况 , 因人施策 , 精准帮扶 。

  近年来 , 姚飞明显感觉基础设施变化巨大 , 澜沧江岸边的土路变为了水泥路 , 连接各村庄的羊肠小道也变成硬化公路 。 “‘晴天一身灰 , 雨天一身泥’的日子 , 一去不返了 。 ”

  基础设施改善的同时 , 在政府帮扶资金和政策的支持下 , 茨中村发展起核桃、葡萄、药材、花椒、土鸡养殖、生猪养殖等产业 。 姚飞说 , “我知道的一户人家就在政府帮助下养了800只鸡 , 在山上办了一个很大的散养厂 。 ”

  2019年 , 茨中村全村出栏猪490头、牛116 头;收获小麦62800公斤、青稞35875公斤、稻谷61200公斤、玉米152860公斤;种植中药材530亩……全村农业所得总额达1500多万元(人民币 , 下同) , 年人均收入达1.26万元 , 全部41户贫困户实现脱贫 。

  “村民富不富 , 看看他们家门前停着的汽车 。 ”姚飞对采访人员说 , “2008年 , 全村只有4辆小面包车和几辆拖拉机 , 现在家家户户至少有一辆汽车 。 ”(完)

【编辑:孙静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