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山区『三乡工程』赋能乡村振兴

通讯员 魏朝星 尚庆迎 徐报融媒采访人员 胡明慧
中秋节前夕,走进地处茅村镇梅庄村的乔园葡萄园,只见一串串蒙着绿色盖头的葡萄挂满枝头,游客们慢慢把盖头扯下,果香四溢,沁人心脾 。
园主人是毕业于南林大的返乡硕士夫妻,丈夫叫杨建,妻子叫徐娇 。他们一边指点着十几名工人装箱,一边向来访者介绍:“现在采摘的葡萄是园里当家品种——阳光玫瑰,不但易储存,不掉粒,晶莹剔透,果实饱满,香甜可口,而且还带有一股浓郁的玫瑰花香,号称葡萄中的当家花旦,甜度平均达到20度以上 。”
如今,在铜山,像杨建、徐娇这样放弃都市繁华、返回农村创业的青年人越来越多 。他们带着技术、带着资金、带着对家乡的浓厚情怀,在熟悉的土地上逐梦前行,不仅自己致富了,还带动周围群众发家致富 。
真金白银推动
“很多人走出山村,就不打算回来,你从大上海回来,就没打算离开 。拄着拐杖,脚踏泥泞,俯首拓荒,洒下的汗水是青春,埋下的种子叫理想 。在你的带动下,100多户庄稼人,种下了‘羊肚菌’,收获了‘小康甜’ 。野百合也有春天 。一个励志的故事,已感染朗溪河两岸……”
在第四届铜山模范颁奖典礼上,这段充满情感和诗意的颁奖词,说的是棠张镇返乡大学生刘欢欢 。如今,在铜山“三乡工程”配套政策的激励下,像刘欢欢一样的返乡人才、返乡能人越来越多 。
实施“三乡工程”,是市委、市政府推进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 。铜山根据区情,制定出台《关于实施“三乡工程”的意见》,确立了两年内吸引10-20亿元工商资本投入农村、推动2000名人才下乡和能人返乡创业、农村劳动力自主创业人数超过5000人、带动就业2万人以上、农业科技服务村级覆盖率达到100%的奋斗目标 。
针对“人才下乡、能人返乡、资本兴乡”的堵点,铜山出台15条支持措施,靶向施策,精准滴灌 。区财政还设立3000万元“三乡工程”专项资金,用于创业激励、人才培训、项目补贴等方面 。例如,对大学毕业生和高技能人才到农村创业就业,给予公租房、购房、生活、交通等专项补贴;对当年新获批的省级和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分别给予一次性20万元、50万元奖补;被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精品三星、四星、五星级的园区,分别一次性给予5万、20万、50万元奖补……
对重大农业产业项目,铜山还建立了区领导包挂制度、“三乡工程”特派员一对一帮扶制度,及时帮助下乡人才和返乡能人解决行政审批、资金、土地、技术服务等方面的问题,确保扶上马,送一程 。
优惠的扶持政策,激发了人才回乡创业热情,去年以来吸引1200多名青年大学生、退役军人、手工艺人等返乡创业,带动1万多农村劳动力就业务工,全面激活农业农村发展的内生动力 。
【|铜山区『三乡工程』赋能乡村振兴】8月,铜山公开从退役军人、大学生、乡贤中招录近300名兴村特岗人员,已全部走向工作岗位 。仅此一项,区财政每年需支出530万元 。
典型示范带动
走进汉王镇的玉带水街,但见白墙灰瓦,古泉流韵,水车翻转,老树相拥,犹如一幅淡彩水墨画铺展开来 。在这条全长420米的“三乡工程”创业街区,汇聚了南山书社、逸品斋、玉带隐居、万生园等多个优质项目,闲置的农房有了大用处,百姓的口袋也鼓起来 。
作为市、区“三乡工程”的示范镇,汉王镇通过发展模式创新、政策集成支持,促进城乡有效对接,使城乡要素资源产生“化学反应”,农业加快发展、农民加快增收、农村加快变样,为乡村振兴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
“三乡工程”是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但也是一个新鲜事物 。为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铜山优先选择湖边、路边、城边、景边等基础条件较好的汉王、柳泉、棠张、伊庄为试点镇先行一步,并坚持宜农则农、宜游则游、宜居则居原则,“一村一品”,分类指导,精准施策 。打造了紫山、倪园民俗村,峨山、北村民宿村,黄西、马集休闲村等30多个特色村、网红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