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泽湖■一湖秋水半湖鲜


洪泽湖大堤阻隔了来自远方有些潮湿的风 , 将阳光和鱼翔鹰飞截留在堤坝的108湾 , 这个绵延起伏的古坝遍布梅林绿茵、古迹名胜 , 湖畔的水釜城错落在渔人湾的红日之中 , 人们坐在农家餐桌品尝着渔家的小鱼锅贴 , 齿舌从容间 , 是朱元璋对那年淮水边吃过的小鱼贴饼子的流连 , 是对依水而卧水上长城的百余里古堤的赞叹 。
洪泽湖■一湖秋水半湖鲜
文章图片

趁着晴空 , 我在洪泽湖边的水釜城中怡然自得 。 等待一顿正宗的渔家饭的功夫 , 同来的几人开始掼蛋 。 当地人的习惯 , 饭前不掼蛋 , 等于没吃饭 。 距离我们吃饭的地方不远处是一座掼蛋乐园 , 里面有金蛋、银蛋、铜蛋三个馆 , 很多重要的掼蛋比赛都在这里举行 。
洪泽湖的湖鲜远近闻名 , 最诱人的就是那个大蟹黄的大闸蟹了 。 口味甜、蟹爪长、翻身快是洪泽湖大闸蟹的独门秘籍 。 秋风起 , 蟹脚痒 , 膏黄香 。 吃最本味的湖鲜 , 自然要搭配最本味舒适的风景 , 而质朴的洪泽湖锅贴城就是游人品蟹的最佳所在 。
【洪泽湖■一湖秋水半湖鲜】洪泽湖■一湖秋水半湖鲜
文章图片

鱼 , 是洪泽湖畔最常吃的 , 清蒸白鱼、银鱼炒蛋、水煮马鲫鱼、红烧鳗鱼……最令我们流连忘返心向往之的是小鱼锅贴 。 这小鱼锅贴是以铁锅煮制 , 二寸小鱼 , 收拾干净 , 用清澈湖水烧煮 , 和面糊沿着锅边贴上一层薄饼 , 一锅熟 , 然后用锅贴饼子蘸着鱼汤吃 , 其味鲜美芬芳 , 这便是地道的湖上渔家的小鱼锅贴 。
洪泽湖■一湖秋水半湖鲜
文章图片

关于小鱼锅贴还有这么一个故事:据传 , 幼年时期的明太祖朱元璋 , 在灾荒年月逃难来到淮水边 , 在与逮鱼的、放牛的、砍草的、讨饭的穷孩子聚到一起时 , 就将各人所获的东西凑在一起 , 在锅里煮小鱼 , 锅边贴饼 , 用这种快而省事的办法做饭填肚子 。 虽然做法简单原始 , 但吃起来却也脆香鲜嫩 , 后逐渐成为湖上渔民、沿湖农民的家常饭菜 , 称之为小鱼锅塌 。 朱元璋做皇帝后 , 吃腻了宫廷的宴席 , 特叫人把渔妇请进宫里 , 专为他做这种小鱼锅塌 。 从此以后 , 这种吃法官里称三鲜小鱼饼 , 民间则叫皇帝饼或朱家饭 。 朱元璋逝世后 , 宫内逐渐失传 , 而民间则一直沿传下来 。 小鱼锅贴经过创新 , 现在已经有了更多的口味 。
洪泽湖物丰水美 , 本地人喜欢就地取材 , 现捕现食 , 活则鲜 , 故而小鱼锅贴也被人们亲切地叫做活鱼锅贴 。 从洪泽湖湖边 , 至周边公路 , 现在到处可见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活鱼锅贴 , 有人专程开车过来品尝的 , 有人过路闻香饱口福 。
洪泽湖的活鱼 , 为什么鲜美?原是有一段离奇故事的 。 据说孙悟空偷吃太上老君仙丹之后 , 又撒泼讨要 , 老君避让不了 , 气急 , 打破药葫芦 , 仙丹都掉落湖中 , 鱼、虾、蟹都争着来吃 。 从那以后 , 打洪泽湖里出来的活物 , 都肉鲜味美 。
洪泽湖■一湖秋水半湖鲜
文章图片

洪泽湖大堤西侧的渔人湾 , 听说曾经常有渔船停在湖边 , 每天会有渔民把打来的湖鲜送到船上和岸上的酒店 , 剩余的就在码头上卖掉 。 陈毅赞过洪泽湖扁舟飞跃趁晴空 , 斜抹湖天夕阳红 , 你可以揣摩到夕阳西下 , 大湖之上 , 渔舟唱晚的样子 。 如果将镜头拉开些 , 可以看到落霞映照在渔人湾的臂弯里 , 这个时候是渔人湾最美的时候 。 从渔人湾搭上游览车 , 往前一些就是洪泽湖大堤了 。 车进了门 , 就看到最有时光感的美丽长堤 。 建于东汉建安五年的洪泽湖大堤已经历一千八百多年 , 是一道天然的屏障 , 守护着淮扬一方的平安 。 千百年间 , 堤身溃决 , 决而复堵 , 沿线乾隆御碑、九龙湾、周桥大塘、三河闸等皆已成时光下不可复刻的印迹 。
如今 , 眼前红绿相间的骑行车道依伴着两旁梅花渐行渐远 , 古堰梅堤的八梅过了争艳的时候 , 现在冷清了许多 。 但是有了历史的映照 , 我们还是感受到了那些流淌着的洪泽岁月 。 这里已经没有了铁牛的金心银胆 , 尽管九牛二虎一只鸡中仅存的铁牛依旧镇守着 。 大堤上大湾小湾恰巧108个 , 除了观音托梦、刘基造堤的传说 , 也可以是强弩之末 , 势不能穿鲁缟撒稻壳定位 。 水漫泗州城 , 林则徐重孝治水围筑周桥大塘……历史赐予了这座大堤太多的故事 , 也留下更多可供瞻仰的风光 。
(文:游苏  图:洪泽摄影家协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