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捏鼻子灌、掺入果酱、连哄带骗……如何正确给3岁以下儿童喂药?

近日 , 一名不到2岁的男童因被家长错误喂服药片而窒息 。 良药大多苦口 , 孩子们普遍抗拒吃药 , 尤其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 , 吃起药来更费劲 。 如何才能正确又愉快地让小宝宝把药吃下去呢?今天我们请北京儿童医院药学部用药咨询中心副主任药师胡利华为家长们出出主意 。
北京日报客户端|捏鼻子灌、掺入果酱、连哄带骗……如何正确给3岁以下儿童喂药?不是所有药物都能混进食物中
我们经常看到很多错误的喂药方法 , 最常见的有三种:暴力灌药、欺骗式喂药以及把药混进奶或果汁等食物中 。
暴力喂药的危害不言而喻 , 家长捏住孩子鼻子或撬开牙齿强行灌药 , 孩子恐惧地大哭 , 这样药物很可能会呛入气管 , 引发危险 。
【北京日报客户端|捏鼻子灌、掺入果酱、连哄带骗……如何正确给3岁以下儿童喂药?】欺骗式喂药就是哄骗孩子说药是甜的 。 这招对第一次服药的孩子来说还可用 , 但孩子经过几次服药经历就会发现真相 , 这会导致孩子以后更加抗拒服药 。
还有一部分家长将药一概加入果汁、牛奶、果酱等食物中 , 让孩子不知不觉地服下药物 。 这招儿看似高明 , 实则大有隐患 。 不是所有药物都可以加入奶、果汁等食物中服用 。 这与药物本身的性质和制药的工艺有关 。 比如 , 用于儿童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治疗的药物——孟鲁司特钠颗粒 , 其说明书就要求药物“与室温或冷的软性食物(如苹果酱)混合服用 , 或溶解于一茶匙室温或冷的婴儿配方奶粉或母乳服用” 。 而有的药物就不能与奶、果汁等同服 , 比如钙剂 。 因此 , 说明书有明确描述要求的按要求服用 , 说明书没有相关描述或者无法按说明书要求服用的 , 应咨询药师 。
首选液体、粉末或颗粒药物
选择合适的口服药物是正确喂药的第一步 。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剂型 。 口服药物剂型通常包括液体的、粉末或小颗粒的、片状的、胶囊的等等 。 对3岁以下儿童来说 , 液体、粉末或小颗粒形态的药物形式比较方便孩子服用 。 但很多儿童需要的药物没有这些友好的剂型 , 这时我们就只能选择其他剂型 , 比如药片或胶囊 。 如果是普通的片/胶囊剂 , 可以碾碎或打开服用 。 需注意的是 , 看上去没啥差别的片/胶囊 , 其内在成分千差万别 。 有些药片可以快速转变为液体 , 如分散片可快速溶化在水中 , 对3岁以下儿童也是适用的 。 务必注意 , 带有“缓释”“控释”“肠溶”字样的片/胶囊剂 , 通常都不可以掰开、碾碎或打开胶囊服用 , 这样就不适合3岁以下儿童使用了 。
其次是优选孩子喜欢的口味 。 比如同样成分的溶液 , 桔子口味的比未经遮盖的苦涩口感的溶液更易于接受 。 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个小窍门:通常药物名称中带“小儿”和“儿童”字样的 , 或者药物适应症中有“用于儿童/小儿……”等描述的 , 都是专为儿童设计的药物 。 它们在剂型、口感上都关注了孩子的适用性 , 方便孩子服用 。
不同药物喂法不同
选好药物后 , 还需让孩子正确地把药吃下去 。 为了孩子能顺利地吃药 , 喂药工具很重要 。 推荐大家使用带刻度的滴管、注射器、喂药器和量杯 , 这些工具可以用来直接喂 , 也可以配合小勺喂 。 一般来说 , 滴管、不带针头的注射器和喂药器 , 量取的药量较小 , 适合喂对取量要求十分精确的药物 。 量杯刻度较粗略 , 适合一些对剂量要求不那么精确的药物 。 在看所取药物的体积时 , 量药工具要竖直 , 待液面呈水平时 , 视线应与药液面相平 。
口服滴剂可以直接滴入口中吞服 。 不愿配合的儿童 , 也可将药物滴入小勺后喂服 , 再用少量水加入小勺中 , “洗洗”小勺 , 给孩子喂下 。 咀嚼片的口感不错 , 2岁以上的孩子通常都易于接受 。 泡腾片剂应该用水将药片完全溶解后再喂服 , 千万不能让孩子直接吞服或含服泡腾片 , 以免药片在口腔和胃肠道内迅速释放大量气体 , 刺激甚至伤害孩子 。 胶囊剂总的来说不推荐给3岁以下儿童使用 。 如万不得已 , 普通胶囊可以打开服用 , 但可能味道极差 。 打开的胶囊药粉要立即服用 , 不能长时间放置 , 否则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