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金铨|上映6天被下架,胡金铨最后一部武侠片,却成了他心中永远的痛( 三 )


虽然是一部奇幻武侠片 , 但从电影的场景打造上 , 我们还是能看到胡金铨以往作品的一些特色 。
整部影片电影在山西大同、五台山和北影厂取景 , 依照胡金铨的喜好 , 自然少不了令人赞叹的景观 , 像五台山零下20度的雪景便美如画 。

阴阳界的部分是在十三陵和怀柔拍摄的 , 也尽显胡金铨电影的大气 。 运镜缓慢 , 以人物的行走和场景的转换来推进剧情的发展 , 也符合胡金铨一贯的做法 。

此外太乙上人带着众人前去法王的老巢 , 一路与鬼妖斗法 , 也和《侠女》中的表现手法非常相似 。

剧情角色部分 , 胡金铨也根据个人的感悟对原著进行了改编 , 比如王顺生、陈氏与画皮鬼都是出自《画皮》原小说 , 阴阳法王却是胡金铨的“私货” 。
因长年旅居美国 , 胡金铨有感于自己离开故土日久 , 从生活习惯到心态都已经和国人很不一样 。 而在美国也始终被当成外人 , 遭受各种各样的歧视 。

阴阳法王和他手下徘徊于阴阳两界的孤魂野鬼 , 便和胡金铨的处境类似 , 始终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 , 难容于天地 。 因此“阴阳法王”的设定有其独特的文化内涵 , 是胡金铨借古讽今的一种表现手法 。

不过在一些特有的奇幻元素运用上 , 也能看出胡金铨的“妥协” , 目的就是让观众喜欢 。
比如斗法过程的法器、灵符等特效 , 其实和《倩女幽魂》和林正英的那些僵尸片如出一辙 。

王祖贤、午马、刘洵、洪金宝这些演员本来就是出自这两类电影 , 更何况还有僵尸道长林正英的客串 , 他们的参演也能让观众认可电影的“正统性” 。

04、影片的最大问题
皮哥认为 , 《画皮之阴阳法王》的最大问题主要出在三个方面:叙事节奏、人物塑造和视觉特效 。
胡金铨的初剪版片长是2个多小时 , 但他没有最终剪辑权 , 或许是为了增加排片 , 电影在上映前又被剪成了95分钟 , 大量情节被剪掉 , 电影的叙事也因此受到影响 。

这也是为何片中很多情节都很突兀 , 甚至前后矛盾 , 比如王顺生的妻子陈氏明明已经被法王勒死 , 片尾却又再次出现;冯道人刚出场时在夜里卖狗肉面捉弄王顺生 , 也不知道是何用意;太乙上人送给王顺生的女鬼画 , 也出现得莫名其妙 。


人物塑造方面也没能达到胡金铨以往作品的水准 , 这也是观众评价不高的直接原因 。
比如一开始出现的书生王顺生打着自己的小算盘 , 想入非非又胆小怕事 , 人物性格刚刚立起来 , 转眼却被法王附身 , 变成另一副模样 。


女鬼尤枫除了表现身世可怜之外 , 全程都以布罩面 , 裹得严严实实的 , 既无性格特点 , 也缺乏美感 。
而张道灵、冯道人、太乙上人、紫衣道人等这些道士 , 也只表现出他们降妖伏魔的本事 , 没有多少表现人物性格的戏份 。

相比之下 , 作为反派的阴阳法王更为出彩 , 能够看到他的嚣张跋扈和工于心计 , 是片中一大亮点 。

影片特效的落后 , 也让整部电影的观赏性打了折扣 。
客观来说这也非胡金铨所能掌控 , 毕竟这不是他所擅长 , 也难以具备像徐克、程小东那样上天入地的创意 。 因此片中几场特效和打斗的段落都难以令人满意 , 打得热闹却不好看 。

05、令人惋惜的结局
特效不行 , 也没有好的故事 , 角色情节又无法自圆其说 , 最终《画皮之阴阳法王》上映后短短6天便被替换下线(上映时长见下图:1993年9月18日—9月23日) , 总票房132万港币 , 排名香港年度票房第117位(本土片第一名为《唐伯虎点秋香》 , 票房4017万港币) 。


影片的票房失利自然也毫不让人意外 , 而这一切也似乎印证了胡金铨的“落伍” 。
他的电影很优秀 , 但进入90年代之后 , 已经渐渐跟不上时代了 。
电影的失利也令胡金铨遭受重创 , 生活一度陷入困境 , 也再难推出新的作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