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薄凉|堂前教子,枕边教妻?胡适《四十自述》,母亲给予的教养

古话说:堂前教子 , 枕边教妻 。 堂前一般指人前 , 枕边则泛指人后了 。 今时今日 , 我们教孩子 , 你会在人前吗?
初夏薄凉|堂前教子,枕边教妻?胡适《四十自述》,母亲给予的教养因疫情关系 , 最近都没开家长见面会 , 都是在网上交流 。
但历次的家长会 , 印象真的太深刻 , 就是一场孩子的表扬批评大会 。
孩子在学校的表现 , 家长不清楚 , 老师们负责点评 , 这无可厚非 。 家长当着老师的面 , 一手拍到孩子头上 , 或怒斥、逼迫孩子表态 , 这种方式 , 真的对孩子有益吗?
胡适在《四十自述》中 , 谈到母亲的教养有一番描述: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 , 她是慈母兼任严父 。 但她从来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 , 打我一下 。

我做错了事 , 她只对我一望 , 我看见了她的严厉眼光 , 就吓住了 。 犯的事小 , 她等到第二天早晨我睡醒时才教训我 。 犯的事大 , 她等到晚上人静时 , 关了房门 , 先责备我 , 然后行罚 , 或罚跪 , 或拧我的肉 。 无论怎样重罚 , 总不许我哭出声音来 。

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 。 ”
读到这里 , 我对这个17岁就当了6个孩子的继母很感动 , 那样艰难的环境 , 复杂的人情关系 , 胡适3岁就丧父 , 这个母亲既是慈母 , 又当严父 , 这人后教子 , 给足了孩子尊重 。
所谓响鼓不用重锤 , 有的家长总是恨铁不成钢 , 觉得自家孩子脸皮厚 , 用多大的力 , 仿佛都捶不醒 。 但是否想过 , 也许曾经有那么几次 , 当着人前 , 捶打得太凶 , 什么脸面都破了 , 孩子才破罐子破摔了 。
教养好孩子 , 真的需要有严有慈 , 管束的目的 , 不是为管而管 , 更不是做给人看 , 而是启发孩子明白对错 , 学会自我教育 。
孩子再小 , 也有尊严 , 我们不能一边希望他能像个大人样 , 一边又不将他当做大人给予尊重 , 对吧?
回想这十多年来 , 我对儿子的教养 , 能做到不人前教子 , 不在人前做足教育姿态 , 往往都是回到家里 , 才给他掰开了揉碎了讲道理;却也没有做好怒火中烧时 , 常常以教育之名实施发泄怒气之实 。
之所以看到孩子的毛病 , 就怒火中烧 , 喋喋不休 , 越说越气 , 其实很多时候 , 是我的情绪因其他事情早已失了冷静 。
面对属于自己的孩子 , 何况是他有错在先 , 就理所当然借教育之名 , 发泄了自己的怒气 , 还有怨气 。
夹杂着殃及池鱼的怒气实施的教育 , 孩子接收到的又怎会是善意?又怎么听得进去呢?情绪当然就一触即发 , 两两对上了 。
有一次与儿子的对话 , 我一直无法忘记 。
那次我发脾气后 , 当心情平静下来 , 主动跟儿子道歉时 , 他只回了我一句 , 妈妈你说一遍我就知道了 , 你不要不停说 。
那一刻我就知道 , 孩子讨厌唠叨的家长 , 更烦家长抓住错处不停数落 , 他也有脸面 , 他也有脾气 , 即使他知道自己不对 , 但一再地数落 , 他的反感情绪也会激得他走向对抗 。
当我们面对孩子犯错时 , 切忌小题大做 , 上纲上线 , 我们的目的并不是做个教育了孩子的姿态 , 或防止被孩子骑到头上 , 要争个输赢 , 而是为启发他反省 , 给予他成长的空间 。
这个初衷 , 任何烦乱的情绪下 , 我告诉自己 , 一定不要忘记 。
教养孩子就像栽种小树苗 , 拔苗助长对苗是一种摧残 , 是一种破坏性生长;我们只需要给他营造一个适合生长的环境就够了 , 孩子有自己的成长速度 , 生长方向 , 我们除了耐心 , 还需要耐心 。
可能有的家长会认为 , 我说二十句话 , 他哪怕能听进去一句 , 也是收获啊 。
既然知道他只能听进去一句 , 说那么多干嘛呢?说得越多 , 让本身能听得进一句的空间 , 也被坏情绪填满 , 岂不是得不偿失?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