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丫头的小幸福|“怕我,但还是要爱我”,你还在用这句话默默毁掉孩子吗?

傻丫头的小幸福|“怕我,但还是要爱我”,你还在用这句话默默毁掉孩子吗?因为工作关系 , 敏敏老师常常需要和不同的学生、家长进行交往;而自己身为人母 , 也常常会与孩子、父母进行交流 。 在长期的沟通中 , 我看到了一千个家庭也许有一千种互动模式 , 但透过现象看本质 , 每一种模式背后都可以被分为“健康模式”或“有毒模式” 。

每个人的心中 , 都有别人看不见的“内心父母” 。

健康正面形象的父母 , 会给孩子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 , 而负面的“有毒父母” , 则会通过一些危害孩子心理的行为 , 给他们留下一生的伤害 。

有毒父母 , 是美国心理学家苏珊?佛沃(Susan Forward)2002年提出的一个概念 , 她对此的解释是“恐吓孩子以满足支配欲的父母” 。

那么 , 该如何区别父母偶尔的犯错和有毒的教养方式呢?有毒父母具有哪些隐藏的特点呢?我们整理了以下特点 , 希望能够对父母们有所警示 。

怕我 , 但还是要爱我
有毒父母一个明显的特征 , 就是自己的感受 , 永远凌驾在子女之上 。

可能是因为抚养者的身份 , 或者是生活其它压力所致 , 大人的情绪和感受被放置在最重要的考虑地位 , 而孩子的需求被忽略 , 或者被最小化了 。

傻丫头的小幸福|“怕我,但还是要爱我”,你还在用这句话默默毁掉孩子吗?
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 , 孩子很容易通过父母的脚步声、开门的声音、脸上的微表情来觉察到他们的心情好不好 , 也只有把父母感受放在第一位 , 去顺从他们的情绪来缓和这种紧张的局面 , 是很多孩子会做出的选择 。

然而 , 对于有毒父母来说 , 情绪攻击等同于爱和关注 。

生活在猜测和恐惧中的孩子 , 也很容易因为一些琐碎小事触动父母的情绪开关 , 父母最常讲的一句话就是——我为你付出了那么多 , 你还是不懂感恩!

用内疚感控制孩子
在一种不健康的关系中 , 一方会试图让另一方产生内疚感来获得某种控制权 。
比如 , 当孩子做了让父母感觉不舒服的事情后 , 父母就会通过言行来暗示孩子是他的错:

“你这样做一点都不爱我!”
“我不快乐 , 都是因为你做不到我的期待 。 ”
“你没有这样做 , 我怎么会开心呢?”

——这就是所谓的“情绪勒索” 。

内疚是一种强有力的控制方法 , 它的目的是在道德伦理的绑架下 , 迫使孩子去做他们希望TA做的事情 。

一旦出现反抗 , 就会强行用“孩子不听话”、“不付出就是不爱父母”的理论 , 去解读那些自己无法接受的问题 。

傻丫头的小幸福|“怕我,但还是要爱我”,你还在用这句话默默毁掉孩子吗?
拒绝让孩子成长
有毒的父母 , 会不愿意接受孩子越来越大、越来越有主见这个事实 。

他们会通过“无微不至”的照顾来达到对孩子全方位的控制权 , 避免孩子在感情上可能与自己的脱离 , 好比用童年时期采取的控制方式塑造一个典型的“妈宝男” 。

一旦孩子违背父母的成长限制而寻求独立生活 , 父母就会感到被冒犯、继而加大控制力度 , 甚至变现出侵略性 。

因为孩子越想要独立自主 , 就越不讨父母的喜欢 , 他们对孩子任何威胁自己掌控权的改变都深感不安 。

没有界限感
边界是任何关系中正常而健康的部分 , 而有毒的父母通常会试图跨越界限 。

对于他们来说 , 孩子并不是一个可以拥有个人空间的人 , 或者他们认为独处就意味着各种潜在的危险 。 所以他们选择不敲门就随时推开孩子的房门 , 打开孩子的抽屉 , 跟踪孩子的社交媒体 , 即便知道会踩到孩子的禁区 , 他们还是会有意无意地越过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