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小区发生“人貉冲突”,已诱捕10只貉逐步放归野外( 二 )
“这才是自然的优胜劣汰 , 才能维持稳定正常的种群 。 ”他预测 , 如果投喂不停止 , 小貉将迅速长大 , 貉之间的冲突加剧 , 以致频繁打斗;伴随小貉长大 , 所需食物越来越多 , 现在的投喂量都不够 , “除非是一下撒一斤 , 变为撒五斤”;投喂不停 , 小貉就不会散开寻找新的栖息地 , 其生存能力会变差 。
王放看到 , 小区物业已经在劝阻居民投喂 。 更多的措施也在实施中 。 比如将一部分貉搬离 。
“这算是某种程度上的迁地保护 , 找一个远离人类社区的地方 。 ”王放表示 , 新的居住地需满足几个条件:有能够挖洞的土壤、植被覆盖供其觅食和躲藏、本身有貉生存 。
他相信 , 人与貉完全可以正常共存 。 据其调查 , 上海一百多个出现貉的小区中 , 只有此次事件中的小区出现了激烈的人貉对立 , 且居民的意见和感受不一 。 他也曾和小区居民反复核实 , 所谓貉“咬伤”人 , 应该是貉的牙齿刮碰到了皮肤 , 留下一个小口子 。 “在绝大部分小区 , 貉的影响很小 , 数量不多 , 不会主动靠近人 , 甚至大部分居民不知道它们的存在 。 ”
同时 , 王放表示 , 流浪猫不是野生动物 , 喂猫也不违背现有法律 , 但是要格外注意 , 喂猫时要避免对貉、黄鼬(黄鼠狼)等野生动物的投喂 。 在该事件中的小区 , 当前情况下应该暂停对猫的投喂 , 这对于流浪猫和野生貉都是好事 。
上海市林业局:已诱捕10只貉 , 将放归野外
7月30日 , 上海市林业局就上述小区貉增多情况 , 回复了澎湃新闻采访人员 。
上海市林业局表示 , 貉是上海本土物种 , 在上海分布广泛 , 近年来以青浦、松江、闵行三区种群最为集中 。 貉有躲避人类的习性 , 若非被捕捉或护仔等极端情况 , 不会有攻击人的行为 , 只要保持距离 , 不会伤人 。
迫于栖息地减少的压力 , 加上野生动物对城市环境适应力的增强和公众生态意识的提高 , 野生动物在居民小区被观察到的频次不断增多 , 实属正常 , 很多大城市都有类似现象 。
近期松江区林业主管部门接到12345热线转来求助 , 反映松江某小区出现貉聚集情况 。 市、区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人员上门核查调研 , 并对该小区貉种群、活动习性、栖息环境、人为干扰等因素进行了持续一段时间的监测评估 。 据估算 , 该小区貉的种群数量约在60-80只的规模 。
7月23日 , 市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组织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有关生态学、动物学专家就此进行了研究探讨 。 经分析 , 该小区貉的种群密度约每公顷10只 , 远高于周边相同面积自然栖息地的种群密度 。 其种群异常情况主要与人为投喂和具有适宜隐蔽环境等因素有关 。
投喂行为改变了貉的天然习性 , 打破其种群数量平衡;小区中的水系、复杂地貌、多样的植被又为貉提供了丰富的藏匿生境 。 此外 , 貉对对环境变化的适应力较强 , 在城市发展影响过程中 , 逐步适应伴人生存 。
根据专家建议 , 上海市林业局给出解决方案:
1.积极引导和宣传 , 建议物业和居委会引导居民不要投喂 , 减少貉的非自然食物来源;
2.建议居民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 , 禁止未经允许擅自捕捉或伤害貉 。 指导物业和居委会依法办理猎捕许可手续 , 通过诱捕转移一部分貉的形式调控种群数量;
3.对于诱捕到的貉 , 由野生动物保护部门选择合适生存地点进行野外放归并将进行持续监测 。
上海市林业局透露 , 目前 , 经各方面共同努力 , 居民投喂行为已显著减少 , 同时居委会在区野生动物主管部门指导下已经诱捕貉10只 , 并按要求逐步放归野外 。 据近几日的监测 , 小区貉的遇见率有明显降低 , 相关措施实施以来小区内未发生人貉冲突 , 也未发生宠物和貉冲突或居民逗引野生动物行为 。
上海市林业局表示 , 下一步 , 野生动物管理部门将针对以貉为代表的伴人生存野生动物的种群数量动态和空间分布特征 , 设立研究课题开展长期监测和调查 , 同时加大野生动物科普宣传 。 建议广大市民对野生动物多一份包容 , 多了解并熟悉它们 , 减少人为投喂和伤害 , 与身边的野生动物和谐共处 , 让上海也成为自然野趣俯拾皆是的都市 。
推荐阅读
- 四川乐山市犍为县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13千米
- 四川自贡市荣县附近发生3.1级左右地震
- 四川自贡市荣县发生3.2级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
- 地震■安徽广德发生3.3级地震,江苏多地有震感
- “后悔药”来了上海健身卡“七天冷静期”正式落地
- 大连:发生阳性感染者街道已全部关闭室内休闲娱乐场所
- 辽宁开原发生一起持刀伤人案件嫌疑人已被抓捕归案
- 大连一女子擅自离开住所并翻越居民小区封闭护栏被行拘
- 内蒙古科左中旗发生重大刑事案件警方悬赏5万缉凶
- 上海海事局:长江口一船长165米进水下沉16人遇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