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心总动员|「早期教育」走进婴儿的心理世界系列之:小婴儿能“听”到吗?

爱心总动员|「早期教育」走进婴儿的心理世界系列之:小婴儿能“听”到吗?孕期对胎儿的胎教有无作用?
在肚皮里可以听到声音吗?
出生后的孩子对以前宫内所听到的声音是否存在记忆?
给新生儿说话有无意义?

有关于胎儿及新生儿是否能听到外界的声音 , 学术界曾有长达一个世纪的争论 , 儿童心理学的创始人 , 世界上第一部科学的、系统的描述儿童心理的伟大著作《儿童心理学》的作者 , 德国的心理学家普莱尔(1841-1897)曾在一个世纪前断言:“一切婴儿刚生下来时都是耳聋的” 。 而他是根据新生儿外耳道和中耳穴通道充满的胶质液体和羊水导致的堵塞作出如上结论的 , 该理论在随后的很长时间被学术界作为定论所引用 。

爱心总动员|「早期教育」走进婴儿的心理世界系列之:小婴儿能“听”到吗?
所幸 , 心理学的发展是迅速而健康的 , 自本世纪中叶开始 , 在生理学、解剖学、脑神经科学等各学科的发展过程中 , 心理学也随之更加科学化、丰富化 。 所研究的领域也不限于新生儿 , 比如孕期中的胎儿有哪些反应以及是否存在记忆能力等 。 本文将从听觉发育的角度 , 从孕期到出生后的较长跨度来讲述 , 探究我们的孩子能否具备听觉功能 。

胎儿期的听觉发育

爱心总动员|「早期教育」走进婴儿的心理世界系列之:小婴儿能“听”到吗?这是一场有关于胎儿能否“听”的世纪争论 , 早期一些学者认为胎儿不可能听到外界的声音 , 外界的声音收腹壁的吸收和阻挡 , 母体腹壁对1000Hz以上的声音有极明显的屏蔽作用;而且胎内母体器官发出的运动声音 , 如心脏搏动或肠鸣音等的干扰高达85分贝 , 这么高的噪音对即使从母体外达到体内的声音也会给掩蔽掉 。

对此 , 真正做出了合理解释的是物理声学学者的介入 , 其研究显示:声波透过母体腹壁时 , 在频率1000~6000Hz之间 , 其强度仅仅衰减3分贝;如果采用的胎教音乐频率在500~1500Hz之间时 , 腹壁的屏蔽作用极小 , 声音完全可以传入子宫内 。 并且声波在水和空气两种媒介中 , 水的反射系数与透射系数是1与2之比 , 即空气中的声波穿过水面时形成的声波是射入声波的两倍!

这一点足以保证母体外声音可以达到子宫内胎儿的听觉器官并起到刺激作用 。

除此之外 , 更多的实验表明 , 胎儿期不仅具有听力 , 而且还对某些声音有着较好的记忆能力 。

◆在出生前6周母亲大声朗读过的 , 并且和一个从未听过的故事之间 , 出生2~3天的新生儿显示出对前者明显的偏好 。 在测试中 , 无论是母亲还是另一位女性讲述这个故事 , 研究者都观察到了这个差异 。 [DeCasper和Spence,1986]

◆与不熟悉的旋律相比 , 新生儿更喜欢听一首母亲在胎儿期反复吟唱的旋律 。 当在胎儿期听过母亲所喜欢的音乐的婴儿在出生后听到两种音乐时 , 他们偏爱较熟悉的一种 。 [Lecanuet,1998]

【爱心总动员|「早期教育」走进婴儿的心理世界系列之:小婴儿能“听”到吗?】◆当说英语的母亲和说西班牙语的母亲所生的两天大的婴儿分别听到两种语言时 , 他们偏爱各自的“母语”[Moon , Pannetion,Cooper和Fifer,1993]

◆研究发现 , 即使经过4~10小时的产后接触 , 婴儿对父亲声音的喜爱程度并不高于对别的男性声音的喜爱程度 。 关于父亲和母亲声音的研究结果之差异 , 最可能的解释是婴儿产前与父亲声音缺乏接触 。 [Decasper和Prescott,1984]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