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成康居示范村
临近中秋,位于泗洪县上塘镇垫湖村的雅布朗纺织公司的老总冯增南特别高兴,因为手头接到了好几个大订单,足够生产到明年春天 。
企业订单多,员工天天忙 。41岁的垫湖村村民任玲在车间务工,是垫湖村蝶变的亲历者,“每个月能拿到3000多元工资,步行10分钟就能到厂里,这样的生活,滋润!”
垫湖村在上世纪70年代是远近闻名的“要饭庄”,“破草屋,漏风墙,扯把稻草就当床……”这首广为流传的顺口溜,曾是垫湖村真实的写照 。1978年,敢为人先的垫湖人迈出“大包干”的改革步伐,实现了由靠救济粮生活到向国家出售余粮200多万公斤、花生450万公斤的巨变,被赞誉为“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 。
上塘镇党委书记蒋朝辉介绍,垫湖在全省率先包产到户,让垫湖人吃饱了饭,但到了上世纪90年代,垫湖村在农业现代化、工业化的进程中渐渐落伍 。1992年,上塘农民人均纯收入仅504元,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农民住的多是矮小简陋的泥草房,穿的是清一色蓝布衣裳 。这一年,垫湖村成了省定经济薄弱村 。
【|“江苏农村改革第一村”成康居示范村】穷则思变 。2009年,垫湖村在全县率先推行土地集中流转、人口集中居住、工业项目集中建设 。短短几年,全村1.3万亩耕地全部完成流转,建成千亩优质稻米基地,培育出“上塘贡米”品牌,亩均年增收400多元 。13个自然村的1460户农户告别茅草房,住进了宽敞明亮的楼房 。
2014年,垫湖开始向高效农业进军 。村里建起20亩的碧根果育苗基地,6年之后,这个小小的育苗基地扩大到1300亩,带动10个村级土地股份合作社、28户低收入农户参与入股,亩均年收益达1.5万元 。
土地集中后,“富余”劳动力往哪儿去?如何保障离开土地的农民收入不减,过上幸福的生活?垫湖村启动建设创业园,先后建成5.6万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易中和纯净水厂、春塘纺织、佳悦纺织等企业陆续入驻,带动600多人就业,人均月薪3000多元;村里还引进华芯电子、博莱特照明等10多个“三来一加”产业项目,800多名留守妇女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 。
58岁的村民周茂服过去从事生猪收购,后来生意下滑,村干部介绍他到村企天悦纺织厂当保安,月工资2600元 。一年上班的收入,加上自家15亩土地的流转租金,周茂服全年收入达4万多元 。
以往,垫湖村有上千人在外务工,现在有七成回到村里创业就业 。
行走在垫湖村,一排排楼房鳞次栉比 。75岁的余年武老人笑容洋溢:“我家140多平方米的小楼,拆迁补偿款5万元,自己再掏2万元,非常划算,房子不比城里差 。”
从中心小学、便民超市到村卫生室;从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到沼气站;从游步道、灯光球场到主题公园;半小时一班的公交车直达村口,二十来分钟就能进一趟县城……一应俱全的公共服务配套设施,让村民们的幸福感触手可及 。
去年,垫湖村所有建档立卡户全部实现脱贫,截至今年7月底,人均年收入已超过7500元 。预计到年底,村集体经济收入将突破200万元 。今天的垫湖,不仅包揽了省康居示范村、省生态村、省文明村等奖项,还先后获得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荣誉 。
采访人员 徐明泽
通讯员 许 哲 彭利芹
推荐阅读
- 江苏■1月4日江苏新增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
- 地震■安徽广德发生3.3级地震,江苏多地有震感
- 服贸基地■江苏认定首批服贸基地和服贸重点企业
- 「政风热线」公共体育设施 建得好更要管得好 江苏省体育局负责人走进《政风热线》
- 疫情■1月2日江苏无新增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 铜仁■江苏苏州:“铜仁之家”的“温暖异乡年”
- 船舶■江苏镇江谏壁船闸2020年船舶通过量近2亿吨
- 江苏■江苏交控坚持问题导向、瞄准职工需求——找准“病灶”当好“产改先行官”
- 江苏省■2020江苏省广场舞展演专题节目1月1日晚播出
- 江苏■江苏卫视2021跨年演唱会打造音乐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