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5名科学家获“全国创新争先奖”

创新是时代的召唤,也是社会的高频词 。近日江苏15名科学家捧得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作为仅次于国家最高科技奖的一个科技人才大奖,不同于聚焦项目成果的奖项,该奖面向的是科研最关键的“人” 。创新之路如何抵达,最关键看人 。江苏卓越的科技人才们,如何看待创新之路,如何抓住创新之光?新华日报·科技周刊近日陆续对话了一批获奖者,共同破解创新之问 。
创新不是空想,关乎社会需求
“创新不是空想,而要胸怀于国家和人类大计,在社会、科技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苏新宁教授认为,在考虑创新之前,我们一定将其与已有和未来的社会需求关联在一起,多考虑综合应用,才能促进更多的创新 。
苏新宁说,情报学科一直是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紧密结合,“在创新之前,我们必须用前瞻性眼光审视自己所在学科领域的发展,充分了解并深入分析所在研究领域已有的成果,未来还可以在什么方向上突破,探索理论和技术应用的空白之处,这就是我们创新的起点” 。比如在大数据时代,情报工作者需要瞄准科技前沿领域和尖端领域,从情报中梳理出尖端研究领域的现状及有待突破的方面,“一旦出现新的材料,可能会影响哪些领域的技术,改变哪些产业的未来?提供动态情报,可以引领科学技术研究,指导行业提前进行技术革新和改造 。描绘未来科技发展趋势,探索未来学术动向,在大数据时代做好支撑科学决策的耳目、尖兵和参谋,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创新 。”苏新宁说 。
“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市场需求、产业需求是我们创新的原始驱动力 。”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说,我国是花卉资源大国和生产大国,但不是花卉强国 。菊花用途广、用量大,长期以来,我国菊花商业生产的品种多从国外进口,一直受制于人 。“我们有这么丰富的菊花品种资源,用他们来育种,培育出有市场竞争力的品种成为了我们团队的目标 。育种的创新需顺应市场与产业需求 。”近年来,陈发棣团队一直坚持在产业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相结合,通过理论突破,支撑技术创新,再服务于生产实践 。
那么科学家为什么要研究够不着的星星、看不见的原子?为什么花费80年的漫长岁月追寻神秘“天使粒子”?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院长邹小波说,研究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是人类对未来的投资,恰恰证明了人类“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 。只有研究得更深入、知道得更多,才会在重大科学发现机会来临前做好准备 。“正如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创始人弗莱克斯纳所言,‘让我们怀着这样的希望吧,如果不惧艰险地探索无用的知识,它们终将会在未来产生反响,就像它们过去向人类证明的那样’ 。”
科研步步为“赢”,每一步都算数
他们的科技创新之路是如何开始的?可能是缘来已久,也可能一次偶然,但相同的一点是,“科研没有捷径”,走过的每一步都算数 。
今年3月,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期,一款由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孙立宁教授团队研发的智能高效环卫消毒机器人在湖北孝感等地迅速“上岗”,有效打响了智能防疫的“保卫战” 。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苏州大学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孙立宁教授从事机器人研究已经整整30年,但憧憬的种子其实早已种下 。“我从小就喜欢看《我们爱科学》,那时候就开始想做机器人,想要成为一名科学家 。”
如今在“微纳机器人”领域耕耘的孙立宁,把自己比作“多核CPU”,一旦运转起来就要力求高效,他喜欢将一天的计划、安排用“框图”来表达,因为任何事情都是有联系的,这样工作安排虽然满,但忙而不乱,达到最佳效率 。
【江苏15名科学家获“全国创新争先奖”】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邢卫红告诉采访人员,她踏进化学工程专业领域,则纯属偶然 。“1987年高考,我的第一志愿是一所军医大学 。”立志当医生的她,却被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录取 。“我没有抱怨,经历告诉我,只要肯努力,就会有收获 。”邢卫红没有停止奋发向上的脚步 。由于本科、硕士阶段持续不懈的努力,留校工作,其后又攻读在职博士,师从时钧院士、徐南平院士和王延儒教授等,最终跨入了膜科技研发领域 。“从产业共性问题入手做原创性基础研究,致力于开发颠覆性技术,将其应用到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工程,一步一个脚印走到今天 。”邢卫红表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