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管片|

如今 , 在许多城市 , 一条条隧道犹如蛟龙越江而行 。 回顾历史 , 1965年5月 , 连接浦西和浦东的上海第一条越江隧道 , 也是中国第一条越江隧道打浦路隧道开建 , 拉开了成就这座城市交通划时代梦想的序幕 。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 , 打浦路隧道当年的建造情况 , 在公开的文献资料中几乎只能查到一些枯燥的数字介绍 。
钢筋混凝土管片|
文章图片

当年修建打浦路隧道 , 盾构机进洞时的情形 。

黄浦江底下做了起爆层
1965年 , 苏联在中苏边界增加驻军 , 美国霸权主义的扩张妄想 , 使得国际战争气氛弥漫 。
基于对时局的判断 , 同时从有利于工业布局、加速城市改造以及国防战备的特殊需求出发 , 上海市委启动了打浦路隧道工程的建设 , 技术标准设定为:以防常规武器为主 , 适当考虑原子弹爆炸冲击波的影响 , 路面承载力能通过80吨重型坦克 。
“当时建造打浦路隧道的主要目的是战备 , 如果一打仗 , 浦江两岸就没法联系了 。 所以 , 决定要建隧道 , 既隐蔽又不会影响黄浦江上的通航 。 ”打浦路隧道的施工队队长顾正荣回忆道 , 打浦路隧道在设计时就考虑了打仗时如何抗爆 。
于是 , 工程人员就请南京工程兵学院帮忙做了一个“模爆试验” , 把一个试验性地下结构做好后 , 在边上放一个炸药包 , 做爆炸试验 。 最终 , 这些试验都通过了 。
为了要防炸弹 , 打浦路隧道不仅要在结构上做得结实 , 当时还在黄浦江底下做了混凝土起爆层 。

神秘的“上海信箱4046号”
1959年 , 上海隧道局设计打浦路隧道方案通过专家组审定 , 国务院批准该项目为国家基本建设项目 。 1965年 , 上海市隧道工程公司成立 , 开始筹备打浦路隧道的建设工作 。 当时年仅17岁 , 刚从学校毕业的奚爱华经所在召稼楼老奚家宅生产大队推荐 , 成为了上海市隧道工程公司的一名水底公路隧道气压工 。
“要想成为一名隧道工并不容易 。 ”事后他才得知 , “打浦路隧道建成后将作军事用途 , 所以工程在保密状态下进行 , 代号‘651’ , 实际上这是预期的开工时间1965年1月的阿拉伯数字缩写 。 在招募隧道工时 , 条件非常严格 , 一定要是上海郊区本地人 , 家中成分必须三代以上都是贫下中农 。 ”为了做好保密工作 , 上级要求施工人员在施工期间全部住在工地上 , 一星期与家人信件来往一次 , 每一封信件寄出时都要经专人审核 , 信中不能出现任何有关工程的只字片语 , 收件地址也是专用的“上海信箱4046号” 。 这是一个没有具体地址的信箱 , 现在很多人都知道当时有个“上海信箱4046号”非常稀奇 , 但不知道它的主人到底是谁 。

试验基地在浦东塘桥
万事开头难 , 地下隧道建设也是 。 当奚爱华抵达浦东塘桥试验基地 , 但见基地被农田包围着 , 十分荒凉 , 只有几排大小不一的草棚 。 其中一个由几个钢圆柱支着的圆顶草棚的下面 , 有一个大大的洞 , 黑黝黝、深不见底 , 其时正是大热天 , 却见几个年轻人穿着棉大衣 , 在洞口上上下下 。 原来 , 由于经济和技术条件原因 , 打浦路隧道建设条件先天不足 。
要建隧道 , 没有趁手的工具可不行 。 早在一百多年前 , 英国就尝试将地下隧道掘进技术应用到地铁建设中 , 到20世纪60年代 , 隧道掘进技术开始在一些发达国家得到应用 。 “那时是美国人搞封锁的时候 , 我们只能自力更生 。 ”顾正荣说 。 但什么叫盾构?什么叫管片?怎么做?大家都不知道 。 顾正荣说 , 做这个工程的人员 , 都是从各个单位抽调过来的 。 谁都没有学过、干过这种工程 。 “每一步都是靠着许多人摸索出来的 。 盾构从哪里来呢?是搞设备的人设计 , 请江南造船厂造的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