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奖|香港歌坛十大作词人,半数获金针奖,究竟谁更高一筹?( 三 )


07向雪怀香港著名填词人向雪怀先生 , 发展时期横跨80-90年代 。 他本身是一名唱片业从业人员 , 1985至1997年 , 他任职于宝丽金 , 曾任制作部主管;1998年至2000年间 , 出任香港BMG公司董事兼总经理 。 在宝丽金期间 , 向雪怀为旗下艺人监制唱片过程中 , 也为大家创作出了许多经典的词作 。

你听过的这些脍炙人口的歌曲 , 都是来自向雪怀的填词作品:谭咏麟的《朋友》《一生中最爱》《讲不出再见》、李克勤的《月半小夜曲》《一生不变》、黎明的《哪有一天不想你》、徐小凤《双城记》、关淑怡《难得有情人》、黎瑞恩《一人有一个梦想》等等 。

以上四位 , 除40末的陈振强 , 均为50后 , 算港乐第二代词人代表 。
而以下三位为60后 , 算港乐第三代词人代表 。
08林夕林夕的名气不用说 , 也已经被捧得够高了 , 甚至很多人觉得他是华语词坛的TOP1 。 先别杠我为什么把他排在第七 , 因为我这个是按大体时间线来讲述的 , 并非排名 。
林夕是1961年生的 , 原名梁伟文 , 毕业于香港大学中文系 , 自80年代末开始崭露头角 , 横跨90年代直到21世纪 , 算是年轻一代中的词界翘楚 。 据说林夕一生创作歌词突破4000首 , 不知是否当真 , 这个数量 , 确实可以稳坐华语词坛TOP1 。

2008年 , 林夕捧得了金针奖 。 也是本文提到的词人中继“三宗匠”及林振强之外唯一的获奖者 , 也是迄今为止除梅艳芳以外最年轻的获奖者 。 至于其它大大小小的奖项 , 更是捧到手软 , 无愧“香江词神” 。
林夕的词有一种与别人截然不同的风格 , 他不重气势 , 不重华丽 , 却以精美、细腻而抓人 , 擅用各种修辞描绘缱绻情感 , 用婉转曲折甚至隐晦的方式表达复杂多变的情感 , 在意象表达上的确技高一筹 。

林夕是王菲、陈奕迅、容祖儿、杨千嬅、张学友、古巨基、黄耀明、张国荣等众多歌手背后的王牌输入法 , 为他们输送了一首又一首经典词作 。

林夕主要代表作:罗大佑《皇后大道东》、王菲《约定》《流年》、梅艳芳《似是故人来》、陈奕迅《十年》《k歌之王》、张学友《你的名字我的姓氏》、张国荣《我》《左右手》、周华健《难念的经》《天下有情人》……
09陈少琪陈少琪算是跟林夕同时代的填词人 , 起步于80年代末 , 持续到21世纪 。 活跃词坛20年 , 据悉写词数量3000+ , 合作过的歌手不胜枚举 , 也屡屡获奖 。

陈少琪最早因结识达明而开始创作 , 以一首《石头记》惊艳词坛 , 之后开始与梅艳芳、罗文、张学友、陈慧娴、林忆莲、王杰、刘德华等主流大咖合作 。 梅艳芳的《夕阳之歌》正是他早期的作品 。 后来 , 又与陈慧琳、陈奕迅、梁咏琪、Twins、周笔畅、张靓颖等新一代歌手进行合作 。

除了《石头记》《夕阳之歌》 , 陈少琪的经典代表作还有:张学友《分手总要在雨天》《我等到花儿也谢了》、张国荣《风再起时》、王菲《执迷不悔》、张靓颖《画心》、姚贝娜《随它吧》等等 。
10黄伟文黄伟文与“梁伟文”林夕 , 常被人并称“两个伟文” , 可见黄伟文亦不可小觑 。
黄伟文生于1969年 , 毕业于香港中文大学社会科学院 。 1993年开始涉足歌词创作 。 也为很多歌手输送了无数佳作 , 要比较他和林夕的水平高低 , 也许比较难 , 但论经典作品的数量及认知度 , 黄伟文还是远远不及林夕的 , 尤其是在粤语地区以外来说 。

黄伟文的代表作有《喜剧之王》、《喜帖街》、《好结果》、《最佳损友》、《欢乐今宵》、《陀飞轮》……这是我摆渡来的 , 说实话 , 他的填词水平是可以 , 但我真说不出几首他的作品来 , 不知怎么就因为一个名字跟林夕并列起来了 。 当然 , 也有可能是因为他的创作时期正逢港乐衰退时期 , 所以作品影响力没法跟前辈比了 。

碍于篇幅 , 以上仅回顾了香港歌坛比较公认的“十大词人” , 其实 , 未提到的遗珠还是挺多 , 难以细表 , 比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