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对疫情恐惧焦虑?南京多部门心理咨询热线来了

南报网讯“药店买不到口罩了,咋办”“我们这儿也有确诊病例了,好恐惧”“干咳了几声,会不会是感染病毒了”……近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让不少人感到不同程度恐惧、焦虑 。采访人员获悉,日前,市文明办、卫健委、工会、团市委、妇联等多个部门以及有关区都向市民开通了心理咨询热线,由专业心理咨询师为治疗“心病”开药方 。
疫情当前,针对部分群众的心理问题,南京市多个部门积极行动起来,在原有心理热线的基础上,对接线人员加强培训和督导,为公众提供专业心理援助服务 。其中,南京脑科医院的接线人员是心理健康方面的专业人士,陶老师热线、宁师傅热线等则是由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的志愿者负责接线咨询 。这些心理咨询热线也有侧重,比如,脑科医院的热线咨询的内容是综合性的,陶老师热线、12355青少年热线侧重于青少年心理健康、亲子关系等内容,市妇联的心理咨询较多地关注婚姻家庭方面的问题 。
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心理治疗师冷静告诉采访人员,近几日,他们接到了不少与疫情相关的咨询热线,大部分都是反映自己或家人在疫情出现后的焦虑、恐慌,表现为:终日惶惶不安、反复担心被感染、难以入眠,反复监测体温,有些人甚至出现一些心慌、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 。
冷静认为,大家应该意识到,在面对这样一个重大的社会心理应激事件时,绝大多数人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焦虑不安的感受,这种感受是我们面对威胁性情境的本能反应,是正常的,它推动我们更加警觉,从而更好地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即便是精神心理专业人员,也和大众一样体验到这份焦虑 。所以可以接纳自己的焦虑情绪,意识到它是正常的 。
“既要防控疫情,也要注意心理健康”,市民做到少外出、注意卫生时,如何学会照料、调节自己的情绪?南京脑科医院医学心理科心理治疗师杨华提供了6种方法:
一、给情绪“命名”
有负面情绪时,不要简单称之为“心情不好”,可以问一问自己:“我现在体验到的是什么情绪?”是焦虑、恐惧,还是烦躁、愤怒?试着给情绪找一个准确的名字 。
二、情绪正常化
面对疫情,适当的焦虑、恐惧是正常的,能让我们更好地保护自己 。换句话说,如果我们对疫情毫无焦虑与恐惧,那么我们便不会去做自我防护,这样我们反而更危险 。在将情绪正常化的基础上,还可以改变情绪 。
三、解决问题
我们的情绪通常是由一些具体问题引发的 。例如:“干咳”引发了我的紧张;“买不到口罩”引发了我的焦虑;“老人不听劝阻要出门”引发了我的愤怒 。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可以试着通过解决问题的方式来改变情绪 。例如,通过加强自我防护、适当锻炼、补充营养等方式减少可能的身体不适;通过多渠道搜索口罩信息来购买口罩;通过坚持不懈地劝说、分析利弊、病例讲解等,与家里老人进行有效沟通,让他们做好自我防护 。
四、分散注意力
如果近期你分配了大量时间与精力在疫情上,且对疫情的过分关注引发了你较多的不适情绪,那么建议你做一些其他事情来分散你的注意力,例如追剧、阅读、听音乐、做家务、练瑜伽、与家人在一起但不谈论疫情等 。
五、科学认识疫情
一方面,我们需要通过官方媒体获得更科学、更准确的疫情信息,避免对谣言信以为真 。另一方面,要避免对自身不适的过度夸大 。目前官方已经有多个在线义诊平台,必要时可以咨询专业医生,获得更科学的医学评估 。例如,很多原因会引起干咳,干咳并不意味着感染,感染也并不意味着无法治疗 。
六、放松身体
当我们压力大时,交感神经系统就会被激活,会心跳加快、血压升高、流汗、呼吸速度加快,同时转化肝糖为葡萄糖提供能量以维持身体运作 。而副交感神经系统被激活时,可以减缓身体运作以制衡上述现象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调整呼吸(深而缓的呼吸)、冥想、做瑜伽、打太极、练习八段锦等放松身体的方式,激活我们的副交感神经系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