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巷人家》重要细节:不能看的禁书是这本,他的台词是全剧核心( 二 )


除此之外 , 剧中庄图南拿的那本 , 还是当时“走私”过来的禁书 , 从资料可知 , 这一版是远景出版事业公司发行的书 , 并非内地发行 , 当时的定价是新台币250元 。

此外 , 林栋哲和庄筱婷分到同桌那场戏 , 他发现品学兼优的庄筱婷也在偷偷看言情小说 , 她看的是琼瑶的《烟雨濛濛》 , 是1985年云南人民出版社发行的版本 , 当时定价1.37元 , 那个年代琼瑶的言情小说确实太火了 。

3、想方设法告诉你这是平遥
庄图南去“云遥”保护古建筑的那一段很有意思 。 《小巷人家》是年代剧 , 剧中没有虚构故事发生地、模糊年代 , 但为什么要虚构出来一个“云遥”呢?

理由很简单 , 无论是当地要推倒古城的行为 , 还是他们前往路上遇到的车匪路霸 , 都折射出当地人的愚昧和粗暴 , 这种明显的讽刺和批判还是隐去地名的好 , 避免麻烦 。

但编剧和导演还是很努力的想让观众知道这是平遥 。 除了名字相近和通过画面展示外 , 在去的路上 , 还特别借演员说出了“四大街、八小街”这样的台词 , 正是平遥古城的显著特征之一 。
而且 , 历史上确实1979年在做城市规划时是准备拆除城墙进行旧城改造的 , 并损毁了部分城墙 , 当时是有中国古建保护专家出面 , 最终意见被采纳 , 并投资修葺平遥城墙 。

4、角色的变与不变
剧中大部分角色 , 都在时代浪潮中成长、变化着 。 特别是庄图南这一代年轻人 , 他们上学、就业 , 电视剧的后半部 , 应该重点呈现改革开放后年轻人的精神面貌 。


这也让我思考《小巷人家》想要表达的核心思想 , 并非简单的邻里姐妹情 , 和时代变迁息息相关的 , 是“知识改变命运”的这个重点 。
所以电视剧从恢复高考讲起 , 郭晓冬的庄超英 , 就是那个年代知识分子的缩影 , 庄图南则是通过知识改变命运的典型代表 。 小巷里的孩子们 , 也都通过读书 , 走出了这条小巷 。
“知识改变命运”这个核心 , 不但通过庄超英之口说出来 , 还通过“反面教材”呈现 , 极易忽视的配角 , 证明没有知识、不奔向更大的舞台 , 就会一直原地踏步 。


比如林栋哲光顾的书摊 , 从小人书到言情小说 , 林栋哲长大了 , 那个老板依旧守着那个小书摊 。



【《小巷人家》重要细节:不能看的禁书是这本,他的台词是全剧核心】还记得一开始被说成是“投机分子”的收废品、卖搪瓷盆的老头吗?到了庄图南都马上高考了 , 他还是推着车沿街吆喝 , 生活没有一丁点儿的变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