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女顶流,没有平替,无法复刻( 三 )


那句广为流传、入木三分的名言“做人难 , 做女人难 , 做名女人更难 , 做单身的名女人 , 难乎其难”就是出自《我的路》 。 读者几乎是第一次经历以一种平等对视的角度 , 看到一个活生生的大明星刘晓庆 , 感受到她的不拘世俗 , 她的直率中略带狂傲 。
(图/《神秘的大佛》)
据当年的编辑回忆 , 刘晓庆很敢写 , 以当时的眼光来看有些地方甚至有点“黄色” , 比如说她“床上功夫很好” 。 出于谨慎 , 编辑删掉了 。
这就是她的做派 , 所以她在后续的自传中大胆倾诉情史及细节 , 属实情理之中 , 不足为怪 。 一个顶流女星的真诚倾吐 , 为那个年代的地摊文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素材和养分 。
刘晓庆不仅是第一个写自传的女明星 , 还是凭一本书的标题就在深圳文稿竞价中拍卖了17万元、后又转卖出108万的女明星 。 她曾用一种直白坦然的语气说过:“每一分钟不是用来挣名就是用来挣利 。 ”大胆张扬 , 拼搏进取 , 是刘晓庆的人生底色 。
她的麻辣赚钱手段 , 层出不穷 。
如果说《我的自白录——从电影明星到亿万富姐儿》进账过百万是用经历换钱最实惠的操作 , 那么下海经营影视制作公司后出品的第一部电视剧《火烧阿房宫》证明 , 刘晓庆简直是商业奇才级的市场推手 。
对外声称与另一家实业公司“共同投资” , 实际上刘晓庆没有出一分钱 , 而是将自己出演《武则天》的名气和演出费用折价人民币1200万作为投资 , 双方五五分红 。 再凭刘晓庆的宣传手腕 , 电视剧尚在拍摄中就已经预售出了天价 。
精明的刘晓庆 , 更不满足于区区“片酬” 。 据《调查刘晓庆》一书 , 刘晓庆出演《武则天》 , 不要片酬 , 要各大电台的广告播出时段收入 。 如果是以15秒广告分成计算片酬 , 乘以各大电视台的播出次数 , 以这部剧的收视狂潮 , 完全可想象她当年的收入有多丰厚。 在三联生活周刊的《刘晓庆有多少资产?》报道中 , 一位受访的业内人士表示刘晓庆因《武则天》所得的收入超过100万 , 后来还出演了一支200万片酬的广告 , 在当中扮演武则天 。
(图/《武则天》)
就像刘晓庆在采访中说的 , 乘着改革开放的大潮 , 她觉得自己在中国有广阔的天地 。 她踌躇满志 , 全盛时期办了26家公司 , 以为自己可以在中国这张白纸上画画 。 那是她最狂、最膨胀的时候 。
她形容当时的环境就像有很多高速路 , 没有红绿灯 , 也没有交警 , 有很多停车场 。 如果胆子大 , 敢开车 , 无论车技如何 , 完全有机会占领最好的位置 。
当然 , 如果你开得太快 , 就会翻车 。
生命不息 , 折腾不止但刘晓庆只有一个
张狂大胆、大干快上的刘晓庆 , 迟早会翻车 。
刘晓庆这个人 , 很狂 , 也很简单 , 天大的事不往坏处想 。 她知道自己可能要被采取强制措施的前几天 , 一直在抓紧时间剪辑她拍摄制作的电视剧《洛神》 。
律师曾建议她对涉案金额进行复议 , 但刘晓庆说:人家说多少就是多少 , 只要放人全认了(当时司法部门已经控制了她的妹夫和会计 , 尽管她本人不认为自己有偷税) 。 她一直希望司法部门先别抓她 , 让她有时间剪完《洛神》 , 好卖了给国家补缴税款 。 她的目光全神贯注盯着片子 , 没有任何杂念 , 把事情想得很简单 。
(图/《神秘的大佛》)
后来种种 , 确确实实给了狂傲的刘晓庆一个重大教训 。 新中国第一女顶流沦为“法制咖” , 如同“一幢大厦的坍塌” 。 但从某种程度上说 , 刘晓庆觉得这件事对自己的人生意义巨大 。
在秦城羁押的422天 , 她反省自己 , 认识到自己确实太轻狂 , 应该受点教训 , 一下就变成熟了 。
在天性乐观的强者刘晓庆眼里 , 除了生死 , 都是小事 。 出来之后 , 刘晓庆年届五十 , 决心重头开始 , 赚钱养家还债 。
她想复出拍戏 , 但很多制片方不敢用“法制咖” , 怕有风险 。 张纪中第一个邀请她拍电视剧《永乐英雄儿女》 , 其他制片人见刘晓庆出镜没问题 , 昔日影后才得以正式杀回影视圈 。
因为急需用钱 , 刘晓庆不挑角色 , 没有偶像包袱 , 从跑龙套到给新演员走位、配戏 , 一律尽心尽力 。 哪怕是只有一句台词的角色 , 她都要琢磨出十几种呈现方式 。 生命不息 , 折腾不止 , 刘晓庆就这样在横店“跑码头” , 一部戏接一部戏 , 成为“横店第一漂” 。
她也没放弃靠经历换钱的计划 , 2015年出版第三本自传《人生不怕从头再来》 , 亲述狱中生活 , 版税收入登上当年的明星作家榜前十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