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表现了采莲女什么性格

采莲曲表现了采莲女什么性格
采莲曲表现了采莲女在莲池里若隐若现的美丽形象,荷花盛开时的娇艳姿态与采莲姑娘的脸庞交相掩映,由此愈发显示出采莲姑娘充满朝气的美丽形象,也展现了采莲姑娘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
《采莲曲》一诗写于公元748年,当时王昌龄正担任龙标尉 。一次,王昌龄行走在龙标城外时,在东溪的荷池遇见了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为此触动 , 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 , 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
采莲曲表现了采莲女什么性格特点采莲曲表现了采莲女在莲池里若隐若现的美丽形象,荷花盛开时的娇艳姿态与采莲姑娘的脸庞交相掩映,由此愈发显示出采莲姑娘充满朝气的美丽形象 , 也展现了采莲姑娘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
《采莲曲》一诗写于公元748年,当时王昌龄正担任龙标尉 。一次 , 王昌龄行走在龙标城外时,在东溪的荷池遇见了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 , 为此触动,从而创作了这首诗 。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幅活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
王昌龄的《采莲曲》诗意【 #诗词鉴赏# 导语】王昌龄存诗181首 , 体裁以五古、七绝为主,题材则主要为离别、边塞、宫怨 。王昌龄的五古,基本上都写得严正肃然,高古劲?。?颇有风骨 。七绝至王昌龄而体制大定,表现手法完全成熟,给后人以很大影响 。王昌龄的边塞诗善于捕捉典型的情景,有着高度的概括和丰富的表现力 。其诗歌意境开阔,语言圆润蕴藉,音调婉转和谐,耐人寻味,在发情、造景、写意等方面均有很高造诣 。而王昌龄的宫怨诗用意之深、写景之妙、比兴之切、造语之奇,都有独道之处 。因此王昌龄被誉为是成功地用七言绝句写宫词的第一人 。下面是 考 网为大家带来的王昌龄《采莲曲》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 。
采莲曲
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译文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 , 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 , 相互映照 。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
注释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 。
【采莲曲表现了采莲女什么性格】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
芙蓉:指荷花 。
乱入:杂入、混入 。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
闻歌:听到歌声 。
始觉:才知道 。
创作背景
在唐天宝七年夏天,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初次与阿朵见面,却是别有一番情趣 。那时候,王昌龄独自一人行走在龙标城外,在东溪的荷池,看见了一幅绝美的画面 , 那就是看见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 ,遂作采莲曲 。
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 , 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 , 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全诗生动活泼 , 富于诗情画意,饶有生活情趣 。
诗的前两句的描写,让人感觉到这些采莲少女简直就是美丽的大自然的一部分;后两句写的是伫立凝望者在刹那间所产生的一种人花难辨的感觉 。前两句侧重于客观描写 , 后两句侧重于写主观感受,客观描写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手法 , 很好地表现了人花难辨、花人同美的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
如果把这首诗看作一幅《采莲图》,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 。但作者却自始至终不让她们在这画面上出现 , 而是让她们夹杂在田田荷叶、艳艳荷花丛中 , 若隐若现,若有若无,使采莲少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这样的艺术构思,是独具匠心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