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姓由来,姓氏曾的来源

曾姓由来
曾姓起源于姒姓 。
黄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 。据说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当时的舜帝就赐予禹姒姓 。发明甑的曾人部落,是姒姓部落的一支 。禹治水成功,舜将帝位禅让给禹 。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 。
夏朝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登封县的东南部 。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建立鄫国 。古代习惯以封地为姓,曲烈便从此姓鄫 。实力并不强大的鄫国历经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 。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 。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除去邑旁(阝) , 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 。
曾姓长久以来,一脉传自禹的后裔太子巫,名副其实的4000年前是一家 , 故有“天下一曾无二曾”的说法 。
姓氏曾的来源曾氏源於「鄫」或「缯」,根据《辞海》中记载:「鄫,古国名,姒姓,在今山东苍山西北 , 公元前567年为莒所灭 。」曾氏源自春秋时代鄫国的太子巫,系出上古的圣君夏禹 。相传帝舜时 , 夏禹的母亲因在梦境中食薏苡而诞下了他,故此帝舜便赐予夏禹姒姓 。
据古老的姓氏传书《世本》记载:「系出姒姓,夏少康封少子曲烈於鄫 , 后为莒灭,鄫太子巫仕鲁,去邑为曾氏 。」夏禹的第五代孙少康得贤人相助下,使夏室中兴 , 分封其幼儿曲烈於鄫(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 。后来,於公元前567年鄫国被莒所灭,太子巫逃亡到邻近的鲁国 , 他叹曰:「城邑已失,留邑何在 。」他本欲以故国「鄫」为姓,但感叹封邑已失 , 故删去邑部(邑部为「」),改姓为「曾」 。这一段历史缘由在其他姓氏古籍 , 如《姓纂》、《姓氏考略》等,也有相同的记载 。
纯粹的宗族源流
「天下一曾无二曾」,曾氏只有一个祖宗——曾巫 。然而,在中华民族中,许多姓氏虽然同字 , 但也可能源自不同地方或直系不同的祖宗,有些更无法确实地追查祖源 。但经专家及学者的考证,长久以来曾姓从未发现经其他姓氏改姓或冒姓,姓氏来源既清楚且纯正 。曾氏后人对其祖籍深感认同,无论迁移到何处 , 也会自称为山东人士,更於祖宗牌位及祠堂宗庙上列明「山东武城」或「鲁国堂」 , 而且在堂联上亦清晰写上祖籍於鄫国,如「望居鲁郡,源起鄫国」 。
儒家宗师为曾族添荣
曾氏自古以来具有崇高地位 , 成为名门大族 , 历史当中出现过不少杰出人士,为氏族赢到荣誉 。曾氏出现一位儒家宗师——曾子,是孔子的高徒,曾氏的代表人物,故此曾氏多自称为曾子的后裔 。《辞海》记载「曾子,春秋末鲁国南武城,名参,字子与,孔子学生 , 以孝著称 。」他曾著书《孝经》,被历代君主封为「宗圣」 。
在封建社会,统治者提倡「以孝治天下」,因此曾子思想影响不断扩大 , 地位亦因此提高 。曾氏家族与孔、孟、颜三大家族,获得历代统治者的尊重及赞赏,被表扬为「四圣」 。「四圣」之嫡系世代封袭,能享有朝廷的优惠和特权 。
排行38
人口六百万
字辈是辈份的代表字 , 辈份标志世系次序及宗族内部等级身份高低 , 故此古时每个家族对字辈均十分讲究 。特别是名门望族 , 要求更为严格,家中子孙取名,必定按照族中字辈排列,以识别其出身 。自孔子被封为「至圣先师」 , 其后人均可获封为「衍圣公」,历朝皇帝亦偶有赐名 。直至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於乾隆九年下旨,赐孟、曾、颜的后人 , 可与孔府子孙共同沿用统一的五十个字辈,地位显赫 。
曾氏家族的子嗣散播到世界各地,自曲烈封於鄫国至今,已持续4600多年,全球的曾姓人士约有650万人 , 在中华民族22000个姓氏中,人数占第38位 。
曾姓的来源是什么曾姓源出于姒姓,是以封地命名的姓氏 。夏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于 (今山东苍山县西北) 。国历夏、商、周三代,公元前567年被莒国灭掉 。太子巫逃往鲁国,“”字去掉“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 , 曾巫的孙子曾点,字哲,是孔子贤弟子 。曾哲的儿子曾参传孔子之学 , 被后世儒家奉为“宗圣” 。望族居鲁郡(今山东滋县西12.5公里) 。
凡曾姓均按统一世系排辈命名 。曾氏御赐统一名派,来自曾参 。曾参一生“尽传孔子之道”,世尊为“宗圣” 。中华姓氏御赐统一名派,只有孔、孟、颜、曾四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