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莲曲描写的是少女什么的活动

采莲曲描写的是少女什么的活动
【采莲曲描写的是少女什么的活动】采莲曲描写的是少女的劳动生活,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青春的欢乐,全诗生动活泼 , 富于诗情画意 , 饶有生活情趣 , 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
采莲曲一般指采莲曲二首 。《采莲曲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主要描写了采莲女子的美貌,都具有诗情画意 。第一首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第二首以写意法 , 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 。
王昌龄的采莲曲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场景王昌龄的《采莲曲》写出了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欢乐场景 。
原诗:
《采莲曲》唐代: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
释义: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 , 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 , 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

采莲曲描写的是少女什么的活动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在唐天宝七年夏天,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初次与阿朵见面,却是别有一番情趣 。那时候 , 王昌龄独自一人行走在龙标城外,在东溪的荷池 , 看见了一幅绝美的画面,那就是看见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 ,遂作采莲曲 。
“荷叶罗裙一色裁  , 芙蓉向脸两边开” 。诗歌在开始就展现出一幅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丽画面采莲女的罗裙和荷叶的颜色一样青翠欲滴 。比喻虽不新奇,但用在此处却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既描绘了田田的荷叶,又写了采莲女美丽的衣裳,两者相互映衬,恍若一体 。
尤其是“裁”字,用得极其巧妙,罗裙是裁出的 , 可是此处也用在荷叶上,似从贺知章《咏柳》诗“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句中得到了灵感,让人感到荷叶与罗裙不仅颜色相同,似乎也是同一双巧手以同一种材料制成的 。
由此又让人不禁联想到屈原《离骚》中“制芰荷以为衣兮 , 集芙蓉以为裳”,感受到这些女子如荷花般的心灵 。娇艳的芙蓉花似乎都朝着采莲女美丽的脸庞开放,明写荷花,实则为了衬出人之美,采莲女的美丽,不是闭月羞花式的惊艳,而是如阳光般健康温暖,似乎能催开满池的荷花 。
这两句诗本自梁元帝《碧玉诗》“莲花乱脸色,荷叶杂衣香”,王昌龄的这篇较之则更胜一筹 , 意义更为隽永 。
王昌龄写的《采莲曲》的意思是什么《采莲曲》描写了采莲姑娘腼腆羞涩、多情纯真、情窦初开的形象 。
《采莲曲二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创作的七言绝句组诗作品 。这两首诗主要描写了采莲女子的美貌,都具有诗情画意 。
第一首写水乡姑娘的采莲活动 , 以花、月、舟、水来衬托女子的容貌;第二首以写意法,表现采莲女子的整体印象,诗人将采莲少女置于荷花丛中,若隐若现 , 若有若无,使少女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 使全诗别具一种引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
采莲曲描写的是少女什么的活动

文章插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昌龄被贬龙标时所做,约作于唐玄宗天宝七载(748)夏 。有本事载 , 王昌龄任龙标尉已经有了一段时间,一次,王昌龄独自一人在龙标城外游玩,在东溪的荷池,见当地酋长的公主、蛮女阿朵在荷池采莲唱歌的情景,深深被其所吸引,遂作《采莲曲》 。
作者仍不让画的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 , 那目的,除了把她们作为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之外,还因为这样描写,才能留下悠然不尽的情味 。
采莲曲描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什么场景采莲曲描写的是这首诗描写了采莲女在荷塘中若隐若现、若有若无 , 人花难辨,花人同类的生动画面,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表现出采莲女天真浪漫、朝气蓬勃的性格 。
《采莲曲》是一幅流动的采莲图 。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但诗人却自始至终没让她们在这流动的画面上明显地出现,而是让她们夹杂在荷花丛中,若隐若现 , 使采莲女与美丽的大自然融为一体,使全诗别具一种诱人遐想的优美意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