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生父李连杰把我和妈妈抛弃,如果可以的话我不想是他的女儿( 二 )



内心伤痕难以愈合在北京奶奶家的日子成为了李思和妹妹李苔蜜人生的最痛心之处 。
她们渴望着父亲李连杰的关爱和陪伴可是这位事业纵马香江的巨星却再也难以分出片刻温存于这对从小被他遗弃的亲生女儿身上 。

李连杰正沉浸在与利智的热恋和事业巅峰之中 。 两人曾有过十年的热恋史最终在1999年正式摄了亲戚组建了一个全新的家庭 。 在这期间他和利智所生下的两个女儿Jane和Jada才是李连杰真正的掌上明珠 。

相比之下身在北京的李思和妹妹显然就是一对被他遗忘的孤儿了 。 祖母苦口婆心地规劝李连杰要他公平对待所有女儿可惜李连杰视而不见仍旧给予Jane和Jada最优渥的生活和教育而对生母为黄秋燕的李思和妹妹则视而不理 。

在朋友家中李思和妹妹常常被其他小朋友当成\"离婚加被遗弃的孩子\"遭到欺凌和嘲笑 。 那段日子对于两姐妹来说简直是一场漫漫的噩梦 。

随着年岁渐长被边缘化和冷落的阴影如跗骨之蛆在李思的内心缓缓腐蚀 。 她对父亲日渐失望、愤恨和仇视一度认为李连杰已经不再是她们该称呼为\"父亲\"的人 。

她难以理解为何自己和妹妹必须被困在北京被隔绝在父亲的生活圈之外?她们与Jane和Jada有何差别?从何时起父亲眼中的\"女儿\"就只剩下那对新生儿了?

每每想到这里李思都会潸潸泪下 。 以至于在成年后很长一段时间她依然对家人朋友讳莫如深不愿提起自己那个\"无情酷爹\"的存在 。

寻母而去 重拾亲情温暖就这样李思和李苔蜜被遗忘在这个世界的一隅在北京祖母家渡过了人生最单纯也最幽暗的10余年 。 在她们的世界里父亲这个字眼的分量似乎早已失去了意义 。

直到2000年祖母的那通来自美国的电话才像昏暗夜空中的一道闪电为她们已经失去了光芒和温暖的人生带来了转机 。

电话里祖母亲口告诉了她们一个噩耗:她患上了晚期癌症即将离世 。 但她还有最后一个心愿那就是希望李思和妹妹能够回到母亲黄秋燕的身边重新找回被遗失的亲情温暖 。

于是在祖母离世后李思和李苔蜜携带着祖母的最后嘱托踏上了寻母之路 。 她们离开北京前往美国希望能够在那里重新与母亲黄秋燕走到一起找回被父亲抛弃后日益失去的家的温馨和关爱 。

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李思和妹妹对家庭、亲情的向往已经到了一种溺水之人对空气的渴求程度 。 她们痛苦地发现小时候幸福温馨的家庭画面在父母离异这个噩梦之后已经只剩下支离破碎的残渣 。

好在黄秋燕依然守候在美国用她浓浓的母爱温暖了这两个被遗弃的孩子失而复得的亲情温床 。 在母亲的悉心呵护下李思和妹妹逐渐走出了创伤的阴霾也慢慢释怀了对父亲的不理解和怨恨 。

在黄秋燕的帮助下两姐妹渐渐重建了对亲情的信任 。 而黄秋燕也在此后的岁月里为她们营造了一个新的家庭环境并带来了一位慈爱的继父 。

就这样在经历了人生最黑暗的一段旅程之后李思和妹妹终于找到了一个温暖的家园 。 而她们内心对亲情的渴望也在母亲的呵护下得到了极大的弥补和补偿 。


内心创痕难以抚平可是尽管如此内心深处的创痕却始终没能彻底抚平 。
一方面母亲黄秋燕再三嘱咐她们宽恕父亲并不代表她们真的能够原谅 。 李连杰曾经对她们造成的伤害那种被父亲彻底抛弃的绝望和孤独已经在她们的心中扎下了根深蒂固的阴影 。

她们不愿放任自己被伤害第二次因而尽管已经与母亲团聚但依然选择对父亲避而远之拒绝与他产生任何联系 。 这让李连杰也痛心疾首、自责万分曾一度试图联系女儿们但屡屡被无情拒之门外 。

另一方面作为一个明星父亲的女儿二人从小就生活在聚光灯的阴影之下 。 每每看到报章杂志上李连杰的家庭照都会让她们愤怒落泪 。
\"我们呢?我们和那对姐妹有什么区别吗?\"
伴随着这样的质问一次次努力与父亲修复关系的尝试也就此夭折 。 内心的创痕依然无法抚平 。

更加残酷的是李思和妹妹自己也无法摆脱这种创伤 。 一方面她们不愿像母亲一样轻易被伤害第二次因此选择了独身一人拒绝步入婚姻的殿堂;另一方面她们又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像当年的她们一样在这个世界上被抛弃遭受那种无助与绝望 。

直到34岁李思依然是单身一人对爱情和婚姻避之唯恐不及 。 这让她的亲朋好友感到痛惜不已但她只能这样回答:\"我害怕我的孩子也被抛下我不想重复这一切了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