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用撅头在大地上写下了无数的诗行( 二 )


26,巧用象征
如:"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踏纱行》贺铸)再如:如 "红豆生南国"(《相思》王维)该诗首句托"红豆"起兴,暗喻后文相思情,用语...全诗选择象征赤诚友爱的红豆来寄托情思,语浅情深,意味深长.
27,巧用反复
如"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辛弃疾;再如"莫,莫,莫……错,错,错."(《钗头凤》 陆游)
28,巧用互文
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杨万里;再如"主人下马客在船."(《琵琶行》白居易)
29,巧用曲笔
如:""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再如"邯郸驿里逢冬天,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邯郸至除夜思家》白居易)
30,言有尽而意无穷
如:"今夜未知何处宿,平沙万里绝人烟."(《债中行》岑参)再如"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 天涯一望断人肠."(《送杜十四之江南》 孟浩然)
31,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如:"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春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田园乐》·王维)诗人在这首诗中为我们描绘了一幅一个雨后的早晨田园生活的宁静闲适而又美好的生活图景,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32,开门见山
如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 白居易)
33,卒章显志
"夜半来,天明去.来如春梦儿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花非花》白居易)"夜半来,天明去",谁来谁去 读到此不了解.最后两句"卒章显志"使不可捉摸的本意显现出来了.
34,首尾呼应如:"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观猎》·王维 ) 首联风起云涌,与出猎紧张气氛相应;尾联是风定云平,与归猎后踌躇容与的心境相称.
35,不着一字尽现风流
如:"寒雀满疏篱,争抱寒柯看玉蕤.忽见客来花下坐,惊飞,蹋散芳英落酒卮.痛饮又能诗,座客无毡醉不知.花谢酒阑春到也,离离,一点微酸已著枝."(《南乡子》苏轼 梅花词,和杨元素)写寻梅,全诗56字,竟不见一个"梅"字.正所谓"不着一字尽现风流".
36,平中见奇
如:"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 (《过山农家》·顾况) ; 诗句似不经意,叙述小事,而农家气息,山农形象却跃然纸上.


为了便于分类记忆和练习,以上写诗的技巧和方法,归纳了一个表,可作为工具资料时常翻阅 。
一、诗歌表达技巧表解(表达方式)
类型
概念
说明
表达作用
例句
赏析




记叙
记叙人物的经历或事情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 。
条理清楚,脉络分明,使内容完整,事情清晰 。
“楼船夜雪瓜洲渡 , 铁马秋风大散关 。”(陆游《书愤》)
通过记叙抒写自己亲临抗金前线的值得纪念的往事,从而抒发诗人矢志报国的信念 。
描写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环境作具体描写刻画 。
逼真传神,生动形象 , 使读者如见其人 , 如闻其声 , 如临其境 , 从中受到强烈的艺术感染 。
“江月去人只数尺 , 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 , 船尾跳鱼拨剌鸣 。”(杜甫《漫成一首》)
通过描写 , 生动地再现了白鹭屈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的画面,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
议论
对人和事物的好坏、是非、价值、特点、作用等表达作者的意见 。
表现作者的观点态度,突出诗歌的主旨,使诗歌的主题鲜明、深刻 。
“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 。”(元稹《菊花》)
最后两句,通过议论,表达了喜爱菊花的原因和对菊花历尽风霜而后凋的坚贞品格的赞美 。
抒情
表达作者强烈的爱憎、好恶、喜怒、忧乐等主观感情 。有直接抒情,也有间接抒情 。
鲜明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有利于深化诗歌的主题 。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 , 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温庭筠《商山早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