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亭序上的题跋有哪些( 二 )


翻译:
河水湍急声如怒吼 , 整日在船上静悄悄的没有人说话 。若不是得到此卷时时展观玩味,如何得以消磨时日 。几乎每日都要打开玩赏数十次,所得到的收获实在是不少呀 。二十二日在邳州北题写 。
第五跋:
昔人得古刻数行,专心而学之,便可名世 。况兰亭是右军得意书,学之不已 , 何患不过人耶 。顷闻吴中北禅主,僧(名正吾,号东屏)有定武兰亭 , 是其师晦岩照法师所藏 。从其借观不可 。一旦得此,喜不自胜 。独孤之与东屏,贤不肖何如也 。廿三日将过吕梁泊舟题 。
翻译:
过去的人能够得到数行古代的碑刻 , 专心的加以学习,便可以名扬后世 。何况《兰亭序》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如果不断对它加以刻苦学习,何愁不能超越别人呢?最近听闻吴中地区北禅之主的僧人,他(名正吾,号东屏)有一卷《定武兰亭》,是他的师傅晦岩照法师所珍藏的 。
我想去向他借来观赏却未能如愿 。今天我一旦得到独孤长老的所赠,喜悦的心情真是难以承受 。独孤长老与东屏和尚相比 , 贤能与品德相差的竟是如此之多呀 。二十三日将要路过吕梁停船时题写 。
第六跋:
学书在玩味古人法帖,悉知其用笔之意,乃为有益 。右军书兰亭是已退笔 , 因其势而用之,无不如志,兹其所以神也 。昨晚宿沛县 。廿六日早饭罢题 。
翻译:
学习书法在于细心研究品味古人的法书范本,洞悉知晓他们用笔的意趣 , 才能有所收益 。王羲之写《兰亭序》用的是旧笔,书写时顺应毛笔的笔势与特性,写起来没有不顺应自己的心智和意愿的,这是这篇法帖所以能为神品的缘由 。昨晚留宿在沛县 , 二十六日用罢早饭后题写 。
第七跋: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工 。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 。右军字势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齐梁间人,结字非不古,而乏俊气,此又存乎其人 , 然古法终不可失也 。廿八日济州南待闸题 。
翻译:
书法以用笔为第一位,而字的间架结构也需要用心安排 。因为字的结体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有所发展,但是用笔自古以来就没有任何改变 。王羲之的笔法与字势是对古代的成法做了巨大的变革,他字里行间的雄伟俊秀完全出于自然天成 , 所以过去和现今的人们都以其为宗法 。
南朝齐梁之间的人,他们的书法在结字上不是不古朴,而是缺乏俊逸秀美的气息 。这种情况又完全取决于每个人的领悟了 。但是古人的成法是终归不可以丢掉的 。二十八日于济州南部等待开闸时题写 。
第八跋:
廿九日至济州 , 遇周景远新除行台监察御史,自都下来,酌酒于驿亭 。人以纸素求书于景远者甚众,而乞余书者坌集,殊不可当 。急登舟解缆,乃得休 。是晚,至济州北三十里,重展此卷,因题 。
翻译:
二十九日到了济州 。遇到了周景远 , 他是刚刚被授予了行台监察御史的官职,从大都南下而来 , 我们一起于驿亭内饮酒 。携带着纸张向景远求赐墨宝的人非常之多,而乞求我赐书的人都聚集在一起,实在是令我无法抵挡 。急忙登船解开缆绳离岸出发 , 方得罢休 。这天晚上到了济州以北三十里的地方,重又展开这一卷拓本,所以题写了这些 。
第九跋:
东坡诗云:“天下几人学杜甫,谁得其皮与其骨 。”学兰亭者亦然 。黄太史亦云:“世人但学兰亭面,欲换凡骨无金丹 。”此意非学书者不知也 。十月一日 。
翻译:
苏东坡的诗作中说:“天下有多少人学杜甫呀,谁能学得他的皮毛与学到他的精髓呢?”学写《兰亭序》这件事也是这样 。黄庭坚也说:“世上之人只学到了《兰亭序》的表面,想脱胎换骨却找不到良药 。”这其中的道理不是学习书法的人是不能明白的 。十月一日 。

,兰亭序上的题跋有哪些

文章插图
第十跋:
大凡石刻虽一石,而墨本辄不同,盖纸有厚薄、麁细、燥湿,墨有浓淡 , 用墨有轻重,而刻之肥瘦明暗随之,故兰亭难辨 。然真知书法者,一见便当了然,正不在肥瘦明暗之间也 。十月二日过安山北寿张书 。
翻译:
虽然所有的石刻本身只有这一块刻石 , 但是根据原石传拓出的拓本则是各不相同 , 因为纸有厚薄、粗细、干湿的不同 , 墨有浓淡的变化,用墨时又有轻重的区别,而石刻上的笔画肥瘦传拓时的深浅轻重会随之发生变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