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汕方言惯用语词语,潮汕话民间感叹词( 二 )


时行[si5 h?觗5] 。
潮语称流行病为“时行” , “行”读[h?觗1],与通常读[k?觘?觔1](行走)读[haη1](操行)异,故宜表而出之 。古称流行病为“时行”、“时行病”、“时气病”、“天行”,如《肘后备急方》卷二“治时气病起诸劳复方”:……“即得?。?曰阴易,杀人甚于时行,宜急治之 。”《诸病源候论》卷九“时气候”云:“时行病者,是春时应暖而反寒 , 夏时应热而反冷,秋时应凉而反热,冬时应寒而反温,非其时而有其气,是以一岁之中,病无长少,率相似者,此则时行之气也 。”潮语“时行”当即“时行病”简称 , 犹言“天行” 。同书卷四十六“时气病候”云:“时气病者,是四时之间,忽有非节之气……其气伤人,为病亦头痛壮热,大体与伤寒相似 , 无问长幼 , 其病形证略同 。言此时通行此气 , 故名时气 。世亦呼为天行 。”
内伤[lai6 siaη1] 。
传统医学中“内伤”有二义,一为病因,即因七情六欲过度而伤损脏气为“内伤”,如《汉书•艺文志》:“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 , 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 。”一为病名,指创伤损及肢体深部组织及脏腑、气血之病患 。以上二义潮语通常读为[lai6 sie1] , 而专指痨病则读[lai6 siaη1] 。俗语云:“好合癞滒同床,孬合内伤对门 。”
空心肚[k ‘aη1 sim1 tou2] 。
空腹,潮语称“空心肚”或“空心腹”,“肚”亦腹也 。古时以为饥饱服药关乎疗效,《神农本草经》卷一《序》云:“病在胸膈以上者 , 先食服药 。病在心腹以下者 , 先服药而后食 。病在四肢、血脉者,宜空腹而在旦 。病在骨髓者,宜饱满而在夜 。”“空腹”或称“空心” , 《肘后备急方》卷三“老疟久不断者”方:“藜芦、皂荚各一两(炙),巴豆二十五枚 。并捣,熬令黄 , 依法捣,蜜丸如小豆 。空心服一丸,未发时一丸,临发时又一丸,勿饮食 。”敦煌写卷《杂方术•疾风方》:“……取黑名,余药弃之 。晒干,盒中盛之,每日空心酒下四十丸 。”(《伯》3093)(8)
数念[siou3 niam7] 。
《诗•邶风•终风》:“寤言不寐,愿言则嚏 。”汉•郑玄笺:“言我愿思也 。嚏读当为‘不敢嚏咳’之嚏 。我其忧悼而不能寐 , 汝思我心如是,我则嚏也 。今俗人嚏,云:‘人道我 。’此古之遗语也 。”郑笺以汉代民俗证古语 。且此俗流播至今,潮语尚然 。人嚏,则云:“有人在数念你 。”“数念”,说起 , 犹汉代语所谓“道”也 。古或以嚏为不吉,《燕北录》:“戎主太后喷嚏 , 近侍臣僚齐声呼‘治夔离’ , 犹汉人呼万岁也 。”现代广州人嚏则云:“大吉利市 。”
窜鼻空[suanη1 p?觘7 kaη1] 。
物体气味浓郁熏鼻,潮语谓之“窜鼻空”,窜,《广韵•换韵》作“七乱切”,潮语通常读为[ts ‘uaη3] 。窜,《集韵•桓韵》作“七丸切” , 可知潮语读为平声作[suaη1]亦有来由 , 只是声母略变而已 。马王堆帛书《养生方•[勺]》:“以汁染布三尺,阴干,辄复染 。汁索,善裹布,勿令粗口 。用,取大如掌,窜鼻空 , 小养(痒)而热 。”整理小组读“空”为“孔”,且注云:“窜,《荀子•大略》注:‘容也’”(9)今按,“空”因有孔义,《考释》论之綦详(10),毋烦读破 。鼻窦狭小 , 难容如掌药布,可知注误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臣意诊脉,曰:‘内寒,月事不下也 。’即窜以药,旋下,病已 。”唐•司马贞《索隐》:“谓以熏熏之,故云窜,音七乱反 。”前揭帛文“窜”字用同《史记》 。
败酱[pe7 ts?觘?觗3] 。
螃蟹生病,潮语或称“败酱” 。家兄伟文语云,“败酱”为蟹之血液病,其血浓浊,乍死旋臭 。初以为指“病酱” , 后因药名而知当作“败酱” 。《神农本草经》卷四:“败酱一名鹿肠 。味苦,平,无毒 。治暴热、火疮赤气、疥瘙、疽、痔、马鞍热气 。生川谷 。”
俭啬[k ‘iam6 siak4] 。
吝啬,潮语俗称“咸啬” , 实为“俭啬”之音变 。《诗•魏风•葛屦序》:“其民机巧趋利 , 其君俭啬褊急,而无德以将之 。”《南史•曹武传》:“武性俭啬,无所饷遗 。”潮语用法同此 。
控[koη3] 。
敲击 , 潮语或称为“控” 。《庄子•外物》:“儒以金椎控其颐 。”成玄英疏:“控,打也 。”《集韵•江韵》:“控,打也 。”《说文》:“,从上击下也 。”《齐民要术•种瓠》:‘《氾胜之书》曰:种瓠法……著三实,以马箠其心,勿令蔓延 。多实,实细 。”正用击义 。控、同源犹如“空”、“壳”同源,“鸿”、“鹄”同源 。《考释》指出,潮语“毃[k‘ok4]”合于古书“击头也”、“击也”之训(11),毃与“控”亦音近义通,毃、《广韵•觉韵》同作“苦角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