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祀建筑是严格按照礼制要建的

祠祀建筑是严格按照礼制要求建的吗【祠祀建筑是严格按照礼制要建的】
祠祀建筑是服务于精神世界的、非生活实用的特殊建筑类型,人们只是在其 中举行特定的祭祀、纪念活动 。凡这些活动是由礼制要求产生、并被纳入官方祀 典的,其建筑便称为礼制建筑;凡是民间的、主要以人为祭祀对象的,其建筑可 称为祠祀建筑 。礼制和祠祀建筑可以相应的大略分为四类 一是祭祀天地社樱、日月星辰、名山大川的坛、庙;二是从君王到士庶崇奉祖先或宗族始祖的庙、祠;三是举办 行礼乐、宣教化的特殊政教文化仪式的明堂、辟雍;四是为统治阶级所推崇、为 人民所纪念的名人专庙、专祠 。宗庙是礼制建筑中分布最广泛的一类,是祭祀祖先的地方 。礼制要求将营宫 室 , 宗庙为先;庶人无庙则祭于寝 , 可见宗庙建筑的重要与普及程度 。皇家宗庙 称太庙,民间称家庙或祠堂 。
关于古代建筑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在世界建筑体系中 ,中国古代建筑是源远流长的独立发展的体系 。该体系至迟在3000多年前的殷商时期就已初步形成,其风格优雅 , 结构灵巧 。中国古代建筑的发展大致经历了原始社会、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元、明清7个时期 。直至20世纪 , 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结构和布局原则,而且传播、影响到其他国家 。
特点 从构造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归纳为7项:①使用木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创造出独特的木结构形式 , 以此为骨架,既达到实际功能要求,又创造出优美的建筑形体以及相应的建筑风格 。②保持构架制原则 。以立柱和纵横梁枋组合成各种形式的梁架,使建筑物上部荷载经由梁架、立柱传递至基础 。墙壁只起围护、分隔的作用、不承受荷载 。③创造斗栱结构形式 。用纵横相叠的短木和斗形方木相叠而成的向外挑悬的斗栱,本是立柱和横梁间的过渡构件,还逐渐发展成为上下层柱网之间或柱网与屋顶梁架之间的整体构造层,这是中国古代木结构构造的巧妙形式 。④实行单体建筑标准化 。中国古代的宫殿、寺庙、住宅等,往往是由若干单体建筑结合配置成组群 。无论单体建筑规模大?。?渫夤勐掷??山谆?⑽萆怼⑽荻?部分组成:下面是由砖石砌筑的阶基 , 承托着整座房屋;立在阶基上的是屋身 , 由木制柱额作骨架,其间安装门窗隔扇;上面是用木结构屋架造成的屋顶 , 屋面做成柔和雅致的曲线,四周均伸展出屋身以外,上面覆盖着青灰瓦或琉璃瓦 。单体建筑的平面通常都是长方形,在有特殊用途的情况下,也采取方形、八角形、圆形等;而园林中观赏用的建筑,则可以采取扇形、字形、套环形等平面 。屋顶有庑殿顶、歇山顶、卷棚顶、悬山顶、硬山顶、攒尖顶等形式,每种形式又有单檐、重檐之分,进而又可组合成更多的形式 。⑤重视建筑组群平面布局 。其原则是内向含蓄,多层次,力求均衡对称 。除特定的建筑物如城楼、钟鼓楼等外,单体建筑很少露出全部轮廓 。每一个建筑组群少则有一个庭院,多则有几个或几十个庭院,组合多样,层次丰富,弥补了单体建筑定型化的不足 。平面布局取左右对称的原则,房屋在四周,中心为庭院 。组合形式均根据中轴线发展 。唯有园林的平面布局,采用自由变化的原则 。⑥灵活安排空间布局 。室内间隔采用槅扇、门、罩、屏等便于安装、拆卸的活动构筑物,能任意划分,随时改变 。庭院是与室内空间相互为用的统一体 , 又为建筑创造小自然环境准备条件,可栽培树木花卉,可叠山辟池,可搭凉棚花架,有的还建有走廊,作为室内和室外空间过渡 , 以增添生活情趣 。⑦运用色彩装饰手段 。木结构建筑的梁柱框架,需要在木材表面施加油漆等防腐措施,由此发展成中国特有的建筑油饰、彩画 。常用青、绿、朱等矿物颜料绘成色彩绚丽的图案,增加建筑物的美感 。以木材构成的装修构件,加上着色的浮雕装饰的平棊贴花和用木条拼镶成各种菱花格子,是实用兼装饰的杰作 。北魏以后出现的五彩缤纷的琉璃屋顶、牌坊、照壁等,使建筑灿烂多彩、晶莹辉煌 。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可以概括为5个方面:①很少真正的建筑学理论 。建筑学作为一个学科出现是近代的事情 。指导建筑发展的是抽象的哲学理论、约定俗成的道德规范和具体的政治制度 。②儒家传统的礼制思想是指导建筑创作的主要思想,而以玄学、风水堪舆之说作为补充 。③充满了中国人现实主义的处世态度 。具体表现为不求建筑物长久存在,而以满足现实的功能需求为出发点 。建筑形式的标准化通用化,使用一种结构类型的建筑物可以适应多种使用功能的需求 。④标准化的建筑个体要通过建筑空间的组合来表达个性,建筑群体的布置是传统建筑艺术的精髓 , 处处反映着时间和空间结合的理性思维方式和人与自然的亲和关系 。⑤以象征主义手法表现特定的主题 。在园林中表现意境 , 在宗教建筑中表现世界观,在宫殿建筑中表现政治制度 。一些装饰构件与小品,甚至单体建筑,都成为一种包含了固定意义的象征符号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