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并轨倒计时,到底意味着什么?

文|谢九
按照我国养老金改革的时间表,今年10月份,我国养老金双轨制改革将结束10年的过渡期,实现最终并轨 。很多人都关心,这到底会带来什么样实质性的影响 。
我国的养老金主要分为两大体系,一是机关事业单位,二是企业职工养老,也就是人们俗称的体制内和体制外 。一直以来,我国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体现为 , 体制内的工作人员不需要单独自己缴纳养老金,但是退休后可以拿到更多退休金,而企业职工需要自己缴纳养老金,退休后的养老金反而更低 。

养老金并轨倒计时,到底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暖暖的幸福》剧照以养老金替代率这个指标来看 , 企业职工的养老替代率只有40%多,而体制内的养老金替代率则在80%-90%,也就是说,如果在退休前工资为1万元,企业职工退休后能拿4000多元养老金,而机关事业的人员能拿八九千元 。很多体制内人员的退休收入 , 比年轻人的正常工资还高,这曾长期引发讨论 。
由于各界对于养老金双轨制改革的呼声很大,2014年10月,国务院发布文件,正式对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改革 , 改革的目的是“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养老保险制度” 。
当时最大的改革力度在于,让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一样,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以前体制内工作人员不需要自己缴纳养老金,改革之后需要自己缴费 。
为了避免并轨对体制内的工作人员退休待遇带来明显冲击,改革将体制内的工作人员分为三类 。改革之前(2014年10月)退休的“老人”,完全不受影响,待遇照旧;改革之后参加工作的“新人”,完全按照新办法执行,需要自己为养老金账户缴费 。
养老金并轨倒计时,到底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都挺好》剧照最复杂的情况是“中人”,也就是改革前(2014年10月)参加工作 , 改革后陆续退休的工作人员 。对这部分“中人”的退休金,当时制定了一个“保低限高”的政策,也就是按照新老退休方法作对比,如果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待遇更低,那就按照老办法发放,确保养老金待遇不下降;如果新办法计算的养老金待遇更高 , 超出的部分每年按照一定比例发放 , 比如第一年发放10% , 第二年发放20%,到2024年发放100% 。以此来看,当时的改革对于“中人”而言,其实并没有让退休待遇下降,反而会让更多人退休待遇提升 。
那么,2024年的养老金并轨又是什么概念呢?
2014年10月,我国对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改革时,对于“中人”的养老金设置了10年过渡期(2014年10月1日到2024年9月30日),10年过渡期结束后,也就是到了2024年10月,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就将全部按照改革后的新办法领取养老金,老办法正式终结,这就是大家通常说的养老金并轨 。
那么,养老金并轨之后,是否就意味着体制内的养老金会大幅下降,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彻底一致了呢?或者说,以前体制内的养老金替代率高达80%—90%,而企业职工养老金替代率只有40%多的现象就将彻底改变?
养老金并轨倒计时,到底意味着什么?

文章插图
《人世间》剧照显然不是 。养老金双轨制并轨,并不意味着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就会完全一样,和企业养老金相比,体制内的养老金仍然具有优势 。
从体制内“中人”养老待遇的变化其实就能看出来 。2014年养老金改革之后,体制内的“中人”领取养老金,开始新老办法并用 。从过去10年过渡期的统计数据来看,绝大部分体制内人员都是按照新办法发放退休待遇,因为新办法计算的待遇比老办法更高 。今年10月过渡期结束之后,很多体制内工作人员的养老金将不再受到“保低限高”的约束,每年也不用被限制在一定涨幅之内 。
为什么养老金改革后还是无法抹平体制内外的养老金差距呢?
首先 , 很多企业的养老金都是按照最低标准来缴纳 , 尤其是一些小微企业,只是为了应付检查,而体制内的养老金,大都是按照实际工资足额缴纳,当做工作人员的福利,所以,缴费基准不同,决定了最终领取养老金的差距 。
其次,机关事业养老金改革之后,为了保证退休待遇不下降,当时的文件规定“机关事业单位在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基础上,应当为其工作人员建立职业年金 。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 。工作人员退休后,按月领取职业年金待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