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搞懂微服务架构演进( 二 )

  • 团队出现推诿扯皮现象 。关于一些公用的功能应该建设在哪个应用上的问题常常要争论很久,最后要么干脆各做各的,或者随便放个地方但是都不维护 。
  •  
    尽管有着诸多问题,但也不能否认这一阶段的成果:快速地根据业务变化建设了系统 。不过紧迫且繁重的任务容易使人陷入局部、短浅的思维方式,从而做出妥协式的决策 。在这种架构中,每个人都只关注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缺乏全局的、长远的设计 。长此以往,系统建设将会越来越困难,甚至陷入不断推翻、重建的循环 。
    03 是时候做出改变了幸好小明和小红是有追求有理想的好青年 。意识到问题后,小明和小红从琐碎的业务需求中腾出了一部分精力,开始梳理整体架构,针对问题准备着手改造 。
     
    要做改造,首先你需要有足够的精力和资源 。如果你的需求方(业务人员、项目经理、上司等)很强势地一心追求需求进度,以至于你无法挪出额外的精力和资源的话,那么你可能无法做任何事……
     
    在编程的世界中,最重要的便是抽象能力 。微服务改造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个抽象的过程 。小明和小红整理了网上超市的业务逻辑,抽象出公用的业务能力,做成几个公共服务:
    • 用户服务
    • 商品服务
    • 促销服务
    • 订单服务
    • 数据分析服务
     
    各个应用后台只需从这些服务获取所需的数据,从而删去了大量冗余的代码,就剩个轻薄的控制层和前端 。这一阶段的架构如下:
     
    一文搞懂微服务架构演进

    文章插图
    图片
     
    这个阶段只是将服务分开了,数据库依然是共用的,所以一些烟囱式系统的缺点仍然存在:
    • 数据库成为性能瓶颈,并且有单点故障的风险 。
    • 数据管理趋向混乱 。即使一开始有良好的模块化设计,随着时间推移,总会有一个服务直接从数据库取另一个服务的数据的现象 。
    • 数据库表结构可能被多个服务依赖,牵一发而动全身,很难调整 。
     
    如果一直保持共用数据库的模式 , 则整个架构会越来越僵化,失去了微服务架构的意义 。因此小明和小红一鼓作气,把数据库也拆分了 。所有持久化层相互隔离,由各个服务自己负责 。另外,为了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加入了消息队列机制 。架构如下:
     
    一文搞懂微服务架构演进

    文章插图
    图片
     
    完全拆分后各个服务可以采用异构的技术 。比如数据分析服务可以使用数据仓库作为持久化层,以便于高效地做一些统计计算;商品服务和促销服务访问频率比较大,因此加入了缓存机制等 。
     
    还有一种抽象出公共逻辑的方法是把这些公共逻辑做成公共的框架库 。这种方法可以减少服务调用的性能损耗 。但是这种方法的管理成本非常高昂,很难保证所有应用版本的一致性 。
     
    数据库拆分也有一些问题和挑战:比如说跨库级联的需求 , 通过服务查询数据颗粒度的粗细问题等 。但是这些问题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来解决 。总体来说,数据库拆分是一个利大于弊的 。
     
    微服务架构还有一个技术外的好处,它使整个系统的分工更加明确 , 责任更加清晰,每个人专心负责为其他人提供更好的服务 。在单体应用的时代,公共的业务功能经常没有明确的归属 。最后要么各做各的 , 每个人都重新实现了一遍;要么是随机一个人(一般是能力比较强或者比较热心的人)做到他负责的应用里面 。
     
    在后者的情况下,这个人在负责自己应用之外,还要额外负责给别人提供这些公共的功能——而这个功能本来是无人负责的,仅仅因为他能力较强/比较热心,就莫名地背锅(这种情况还被美其名曰能者多劳) 。结果最后大家都不愿意提供公共的功能 。长此以往,团队里的人渐渐变得各自为政,不再关心全局的架构设计 。
     
    从这个角度上看 , 使用微服务架构同时也需要组织结构做相应的调整 。所以说做微服务改造需要管理者的支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