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刚官宣,就被全网嘲,冤吗( 二 )


在生存压力剧增的如今 , 这样的爱情堪称奢侈 。
这样的华语爱情片 , 更是少之又少 。
但鱼叔淘金老片 , 竟有意外收获 。
一部40年前的爱情片 , 故事走向与《花束般的恋爱》颇为相似 。
却成功落地 , 且更为现实、精妙 。
被誉为1983年最强港片 , 横揽金像奖三座奖杯 。
还是首次出征柏林电影节的香港电影 。
或许 , 改编秘诀便藏在其中——
《半边人》


说实在的 , 《花束般的恋爱》要翻拍得接地气 , 确实有难度 。
原因在于原作本身确实有些「悬浮」 。

男女主角意外结识 , 感情迅速升温而后投入恋爱 。
靠的是对上大量暗号一般的「小众品味」 。
他们喜欢同样的作家、漫画、电影、游戏、音乐、展览 。
像结识了世界上另一个自己 , 话题永远聊不完 。

甚至最后 , 两个合拍的人爱情难以为继 。
也是因为现实压力让共同话题逐渐消亡 , 张口闭口只剩钱 。


《半边人》里 , 也有类似的文艺元素 。
有电影、音乐 , 也有文学 。
彼时刚成立的Beyond乐队 , 还来客串了一把 。



但故事却全然没有离地的悬浮造作之感 。
不仅因为这是真实事件改编 , 连主角都由本人扮演 。
还因镜头十分克制 , 不管是彼时的香港城市风貌还是人物的生活 , 都真实得犹如纪录片素材 。
而更接地气的 , 是现实的重量 。

女主角阿莹 , 出生在香港平民区 。
兄弟姐妹七个 , 她排老三 。

阿莹没考上学 , 早早便回家中的鱼档帮忙 。
她手脚麻利 , 脑子又活 , 总能撑起生意 。

生意辛苦忙碌 , 却只能勉强过活 。
毕竟香港寸土寸金 , 阿莹只得与其他七个姐妹兄弟挤在一间房里的上下铺 。

家里一张餐桌十个人 , 一摆就当是客厅了 。
生活没有隐私 , 精神更没有出口 。
年轻虽好 , 可一旦与贫穷相勾连 , 便会更加难熬 。

于是 , 文学艺术成了阿莹难以喘息的生活里为数不多的放松出口 。
一有空闲 , 阿莹便蹲在音响旁边听音乐 。
还报名了香港电影文化中心的工读生 , 用劳动换课程 。
比起文艺消遣 , 这里更像现实的防空洞 。

但在文化中心 , 阿莹也没什么归属感 。
每次来 , 都要先洗掉一身鱼腥味才好意思进教室 。

一个人的出现 , 松动了这一切 。
文化中心教授表演课程的老师张松柏 , 为了拍电影从美国回到香港 。
上他的课 , 阿莹总是别样开心 。

张松柏虽然因病行动不便 , 却性情疏朗 。
从事电影工作 , 让他知识面涉猎广泛 。
丰富的生活阅历 , 又带来一份松弛与洒脱 。
一次书店偶遇后 , 张松柏逐渐走入了阿莹的生活 。

一个是新到香港 , 一个渴求新鲜 , 二人一拍即合 。
他们不断相约出门 , 聊文学、音乐、电影 。
这位表演老师总能带阿莹看到更有趣的东西 。
比起文化中心 , 张松柏身边成了阿莹真正的精神憩息地 。


天长日久 , 难免动心 。
看似又是一份灵魂契合的爱情故事 。
但谁料 , 阿莹的心意还未说出口 , 故事竟出乎意料地突然走向了结局 。


老实讲 , 爱情片与爱情一样难以把控 。
既需要有说服力的相处细节 , 又需要准确捕捉流动的真实欲望 。
这欲望是身体的 , 更是精神的 。
内娱爱情片备受吐槽 , 就是因为两者都做不到 。
性欲 , 顾左右而言他 。
连《花束般的恋爱》来到内娱 , 翻译都有好几版 。


精神欲求 , 更难觅踪影 。
对此 , 《半边人》倒是做了示范 。
但恐怕 , 又是内娱不敢触碰的尺度 。
在张松柏出现之前 , 阿莹已有男友 。
原本二人相当投契 , 经常见面 , 如胶似漆 。

但逐渐地 , 阿莹发现男友只想满足身体欲望 。
对精神上的交流 , 却总是回避 。
阿莹真挚的感情对他而言反倒成了负担 。
对方开始一次又一次地拒绝见面 , 直到这段感情不了了之 。

一开始 , 阿莹也故作洒脱 。
只要能在一起 , 未尝不能学鼓手男友那样对待爱情 。
但久而久之 , 阿莹反倒更为失落空虚 。
爱情或许包括肉欲 , 但肉欲却并非爱情的全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