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调漂方法对比,哪种最万能?哪种最科学?

4种调漂方法对比,哪种最万能?哪种最科学?

文章图片

4种调漂方法对比,哪种最万能?哪种最科学?

文章图片

4种调漂方法对比,哪种最万能?哪种最科学?

比较常规的调漂方法主要有4种 , 空钩调漂、无钩调漂、无子线调漂、带饵调漂 , 其中带饵调漂还有单饵、双饵之分 。 虽然调漂的方法不同 , 但是原理完全一致 , 怎么都不会脱离了找底公式 。 调漂的方法不同 , 主要为了针对不同的鱼情 , 或者使用不同重量的饵料 , 没有好坏之分 , 只有应用场景是否广泛之分 。

一、空钩调漂
空钩调漂是调漂方法中最常用的一种 , 其中比较有代表的就是调四钓二 。 半水状态下 , 调整一个调目 , 然后称饵重 , 再调整一个钓目 。 这种方法的缺点是比较“盲目” , 因为不清楚饵料的重量 , 调目只能盲目确定 。 比如说想要钓个低目 , 饵料又比较轻 , 但是半水调漂的时候调目又比较高 , 所以就只能钓低目 。 找底公式的来源就是这种调漂方法 , 钓目>调目-双饵重量 , 钓组才是触底的 。 如果饵料很轻 , 记得调个低目 , 如果饵料很重 , 记得调个高目 。

二、无钩调漂
空钩调漂跟无钩调漂刚好相反 , 无钩调漂是不挂鱼钩的调漂方法 。 标准的步骤是挂上子线半水调漂 , 调整到合适的目数之后 , 减掉双钩看目数 , 这个目数就是最终的钓法 。 换上新的子线 , 找底到刚才没有鱼钩的目数 , 这样双钩就完全躺底了 。 这种调漂方法对于野钓来说最是万能 , 双钩躺底、子线弯曲 , 底层鱼类方便进食不档口 , 有吃钩深、跑鱼少的特点 。 关键还在于 , 不管是麻团、散炮 , 还是红虫、小拉饵 , 饵料轻重完全不同时也不需要重新调漂 。 缺点是需要浪费一付子线 , 所以更多钓友直接采用不挂子线的方式调漂 , 区别就是2根没有鱼钩的子线重量 , 其实差别不大 。

三、无子线调漂
其实任何调漂方法都离不开找底公式 , 这里需要强调下:钓目>调目-双饵重量 , 在空钩半水调漂时 , 钓目开始大于半水挂双饵的目数 , 那么钓组就开始触底了 。 虽然无子线调漂没有挂子线 , 但是找底的原理是一样的 。 半水不挂子线调漂 , 比如说调2目 , 那么还是不挂子线找底 , 钓3、4目时 , 铅坠必定是触底的状态 , 从浮漂的角度来说 , 受到的拉力变小了 , 说明水底对钓组有了支撑力 , 那钓组自然开始触底了 。 调整好浮漂之后 , 绑上子线就可以了 , 注意凡是铅坠触底或者躺底的任何钓法 , 都建议使用很短的子线 。

四、带饵调漂
带饵调漂就比空钩调漂科学了很多 , 因为空钩调漂时 , 需要一个挂饵称重的步骤 , 这样才能方便我们知道至少钓多少目时 , 钓组才开始触底 。 所以干脆选择带着饵料调漂 , 过程中始终带着双饵 , 优势就是调目的确定不盲目 , 到底的钓目基本跟带饵调漂接近 。 调整好浮漂之后 , 去掉双饵看空钩目数 , 做到心里有底 , 这样饵料重量也了然于胸 。 如果你知道了鱼钩、饵料重量 , 根据找底公式就可以推断出钓某个目数时 , 钓组在水下是个什么状态 。 所以带饵调漂被认为是最科学的 , 可以调整出任何想要的状态 , 缺点是指适合饵料重量适中的时候 , 如果饵料很轻或者很重 , 都不宜使用这种方法 。

【4种调漂方法对比,哪种最万能?哪种最科学?】单饵调漂也算带饵调漂 , 过程中只挂单饵 , 找底后是下饵躺底、上饵触底的状态 , 是不灵不钝的状态 , 经常用于钓鲫鱼 , 也比较适合下钩米饭粒、蚯蚓、红虫 , 上钩搓饵的情况 , 因为单饵调漂忽略了下钩饵重量 , 下钩饵必定是躺底的状态 。 敬请关注收藏点赞 , 每天准时更新 , 谢谢各位钓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