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BA、村超和职业联赛,谁也不必成为谁

村BA、村超和职业联赛,谁也不必成为谁

文章图片

村BA、村超和职业联赛,谁也不必成为谁

文章图片

【村BA、村超和职业联赛,谁也不必成为谁】村BA、村超和职业联赛,谁也不必成为谁

文章图片

去年台盘村的村BA火了 , 榕江县的村超又在今年夏天登上热搜 。 职业体育出圈困难 , 反倒是乡村里的业余比赛正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
火了之后 , “村里人”开始为自己的赛事做进一步包装 。 村超请来前国足队长范志毅担任嘉宾 , 前中超金哨孙葆洁担任裁判 , 黄健翔、韩乔生担任解说员;央视主持人撒贝宁身穿66号球衣 , 以名誉村民的身份代表台盘村篮球队比赛 , 比赛间隙还同乡亲们一起“蹦苗迪” 。
村里的比赛在升级 , 但它接地气的内核没变 , 烟火气和松弛感让它更容易被人接受 。 它们的出圈让人意识到 , 体育还可以以这样的方式存在 。
不少人开始拿乡村体育和职业体育做比较 , 将两个完全独立的事物强行拽到一起 , 非要分出个高低 。 到最后发现 , 二者的关联不多 , 它们最舒服的存在方式就是像现在这样彼此独立 , 用不同的形式去实现相同的体育意义 。
他们很忙
7月13日上午 , 懒熊体育与台盘村篮球协会主席岑江龙通电话时 , 他正在去开会的路上 。 两天后 , 贵州·台江2023村BA苗族“吃新节”篮球赛将在村里打响 , 一直持续到8月1日 。
岑江龙最近很忙 。 他在电话里说 , 比赛时来的人太多 , 村里的宾馆已住满 。 “你要来的话只能住周边的镇上 , 或者凯里市 , 那样更方便 。 ”
去年夏天 , “村BA”成为中国体坛最热的名词 , 这个位于贵州黔东南地区大山深处的小村庄 , 也迅速成为网红打卡地 。 去年有176支队伍报名参赛 , 今年参赛队伍数量是220支 。 岑江龙说 , 他们对报名队伍的数量进行了控制 , “否则比赛都打不完了” 。
整整过去一年 , 疫情对人们生活的影响已可以忽略 , 但村BA依旧火爆 。
成千上万人到现场观看村BA比赛 。
距离台盘村170公里外的榕江县 , 村超也在火热进行中 , 目前已至淘汰赛 。 它以榕江县三宝侗寨及其周边村寨为主体组建的20个村队参加 , 分A、B两组 , 先后踢循环赛和淘汰赛 , 7月29日进行总决赛 。
无论村BA还是村超 , 都有着相同的特质:由民间自发组织、诞生于贵州黔东南地区、免费向群众开放、比赛时会有成千上万当地群众围观 。
台盘村的篮球比赛已有80多年历史 。 榕江县的足球热情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 , 榕江县足球队1965年首次参加黔东南州足球比赛 , 拿到冠军 , 随后各种足球比赛不断 。 2000年 , 车江乡足球联赛诞生 , 直到今天一直没断 。
今年春节期间 , 车江三宝侗寨举办2023年乡村足球超级联赛 , 由车江乡的8个村参加 , 热闹程度和今天一样 。 榕江县足球协会副主席、车江三宝侗寨足球队队长杨亚江在电话里告诉懒熊体育 , 把比赛安排在春节是因在外打工的人那时会返乡过年 , 比赛因此更具人气 。 “比赛结束了再回深圳、广州等地方打工 , 什么都不耽误 。 ”
春节比赛的视频被发到网上 , 引起外界关注 。 县足球协会随后将这比赛升级为全县赛事 , 其他乡镇队伍也来参赛 , 就有了今天的“村超” 。
无需完美
为什么乡村比赛会有如此高的关注度?懒熊体育去年到台盘村探访时 , 村民们讲述过这样的故事:有些年轻人在外打工 , “吃新节”时会请假回家打球 , 如果老板不批假 , 就辞职 , 哪怕丢了工作也要回来打篮球 。
那时的篮球比赛还没上热搜 , 也不叫村BA , 但这并不妨碍它在当地人心中的神圣地位 。 各个村寨的村民在“吃新节”期间放下农具 , 享受篮球比赛的快乐 , 爷爷传给父亲 , 父亲再传给儿子 。
台盘村和榕江县的篮球、足球爱好者们也会关注CBA、中超 , 但他们更爱自己的联赛 。 就如台盘村村民所说 , 打篮球的人都生活我们在身边 , “我们更爱看自己人打比赛” 。
杨亚江既是当地足协的负责人 , 也是参赛队员 。 他告诉懒熊体育 , 他们的比赛踢得认真而且纯粹 。 “就连亲戚的侄儿带球 , 我都要铲球的 。 ”
如果让村民们在一场职业比赛和一场本村比赛之间选择 , 相信绝大多数人会选择本村的比赛 , 这和技术水平、包装效果、关注程度无关 , 只因村里的比赛更贴近生活、贴近自我 , 它已成为某个特定时间段里的生活的一部分 , 割舍不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