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为什么朋友越来越少,甚至没朋友?( 二 )


人生在世 , 不如意人常八九 , 年轻时 , 对任何人还保留有七分将就 , 三分期待 , 这就是事物处于朦胧期的共性 。
人际交往越深 , 对人越了解越不如意 。 朋友 , 锦上添花的不少 , 雪中送炭的不多 , 人性均是如此!

面对中年的选择
一个人的个性和认知 , 刚成年时已经基本定型 , 往后的经验累积 , 都只是在为他这座“认知之厦”添砖加瓦 , 越往后来 , 其个性和认知就越鲜明和突出 。 人与人之间原本交集就太少 , 知己知音千金难得 , 个性越尖锐的人排他性越强 。
很多人表面上在群体里能打成一片 , 实际上他是很好地约束了自己 , 遵循了社会规范而已 。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


“在独处时 , 人们最容易暴露自己的天性 , 因为此时他们完全不用伪装自己;在激动时 , 人们的天性也极易暴露 , 因为此时人们往往会忘记平日遵守的那些戒律或条文 。 ”
这样一来 , 没有经过修饰的人性 , 朋友缘是越来越窄的 。
因此 , 古希腊哲学家芝诺给朋友下了定义:
“所谓朋友 , 是指自己以外的自己!”
假如你人到中年朋友越来越少 , 甚至没朋友 , 不必感到彷徨 , 有先哲给你撑腰 , 这只是正常人的内在需求而已 , 大可放开追随你的内心 , 做你自己就行了 。
独处的生活 , 虽然活得简单粗糙 , 却因此觅得了人生的大滋味 。

得失不惊 ,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 , 坐观天外云卷云舒;宠辱皆忘 , 淡看海边潮起潮落
结语: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 , 肯定需要一个生存之道 , 只有安生才能够得以立命 。 人生的意义不在于拿一手好牌 , 而在于打好一手坏牌 。
【人到中年,为什么朋友越来越少,甚至没朋友?】世上没有一件工作不辛苦 , 没有一处人事不复杂 , 人到中年 , 哪怕没朋友 , 从今天起 , 每天微笑吧 , 世上除了生死 , 其它的 , 都是小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