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也有年龄?

|和田玉也有年龄?

文章图片

|和田玉也有年龄?

文章图片

|和田玉也有年龄?

人年纪越大越有底蕴 , 玉石也是这样 , 特别是籽料 。

我们常听老玩家说料子老熟 , 还有老坑、新坑等等的说法 。 其实都是在说玉石年龄 。 玩玉的朋友们可能有点另类 , 不爱新人爱老人 。
【|和田玉也有年龄?】
但不是谁都能一眼看出玉石的新老 。 从一个人的外表特征和内在气质的外显来区别年纪 , 偶尔都有失误 。 更何况有了化妆易容术 , 想猜对还是需要一些真功夫的 。
我们不妨试试从内而外 , 分别籽料的年龄 。
老料子和新料子外貌特征
一个人的身高体型 , 不同阶段差异很大 。 还是宝宝的时候 , 肥肥短短 , 到了青年亭亭玉立或者挺拔小伙 , 最后也会因为岁月变的佝偻 。

籽料在河道中冲刷 , 经历的时间越长 , 外形反而会变的更加圆润流畅 , 过度更加自然 , 没有了鲜明的棱角 , 这点倒也像极了遭受社会毒打的人类 。

虽然说越圆润代表年纪越大 , 但理论和现实中有个差距 。 在籽料中有一种断料 。 从一块大料子上分离下来的 , 因为河水冲刷的时间较短 , 虽然有了一些变化 , 但仍保留着原有的棱角 。
作为萌新杀手的滚料 , 从原理上来说 , 跟籽料的形成是相似的 , 但这种人为催熟的过程 , 只能让外表相近 , 与籽料那种经过上亿年磨砺形成的天然质感是有着根本差距的 。

这时候就要看内在了 , 正所谓知人知面更要知心 。
皮肤是年龄的一张名片
皮色在区分玉石年龄的时候 , 也有关键作用 。
抛开河床里的矿物质差异 , 皮色的种类与时间有很大的关系 , 皮色的形成有一个过程 , 从刚开始的沁入颜色 , 到颜色发育成熟 。 有句话叫做“千年红 , 万年黑” 。
另外玉石所沁染的时间越长 , 相对应所沁入的颜色也相对较深 。 平常我们所说的皮色老熟 , 或者说这个皮色比较嫩 , 就是指的这种差距 。
近两年出现的油库料 , 同样是黑皮 , 但给人感觉是比较飘 , 看起来都比较年轻 。 没有黑皮籽料那种深沉的感觉 。 以至于在刚开始时被经常认为是假皮 。

现在很多人只会看油皮 , 但也有些薄皮是因为皮色形成的时间较短 , 导致皮色看起来只是薄薄的一层 。 很多这样的薄皮被认为是假皮 , 其实只是皮色比较生罢了 。 因为皮色的成熟度较低 , 所以导致不少玉友误认为是人工染色的情况经常发生 。
相反有些颜色很浓艳 , 也经常被误认为是假皮 , 但其实只是因为皮色形成的时间更长 , 皮色老熟罢了 。
毛孔和年龄
天然的毛孔是籽料独特的标志 。 毛孔因为形成的时间和位置的不同 , 也会有新老之分 。
一般来说 , 老熟的毛孔 , 因为冲刷时间长 , 毛孔会显得更加均匀细致 。 而很多比较生嫩的料子 , 毛孔看起来比较粗大生涩 。
但毛孔之于老熟并不绝对 。 比如一些“旱籽” , 一些籽料曾经在河床中冲刷 , 但之后因为河道干枯 , 这些料子如同沙漠一样的环境中有了第二次的改变 。 所以有时候也叫做“水返沙” 。
很多玩家见到一些比较粗大不规律的毛孔就认为是假毛孔 , 但其实造假的毛孔是很多做出不规律的毛孔 , 一般都是大小深浅一致 , 所以看毛孔要根据料子而看 。
玉质才是王道
以上是一些外在的 , 而判断一个玉石的年龄 , 内在更为重要 。
新手玩家看料 , 首先是会看细度 , 料子细不细 。 之后就是会看油性 , 很多时候籽料的油性好不好一目了然 。 而再往后就是要看糯性了 。 糯性就是籽料的一种交织度 , 简单解释就是它的浓稠度 。 而当把细度、油性、糯性三者结合起来 , 就能找到老熟的感觉了 。



但是老熟跟细度之间并不绝对 , 很多很细的料子 , 甚至是打灯都很难看见结构 , 但就是老熟度差了些 。 所以看老熟一定要综合来看 , 看它的糯性、油性如何 。 细度特别好的料子也比较生嫩有很多 。
玉质是否跟籽料的冲刷时间有关呢?也是不绝对的 。 老熟与时间有关 , 但玉质可能关系就不大 , 比如一块料子的玉质很好 , 但在河床中的时间比较短 , 这种料子就缺乏老熟 。 而一些玉质并不是特别好的料子 , 因为冲刷的时间更长 , 料子就会显得极为老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