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宅|央视主持人赵赫:退休后仅6个月离世,这辈子唯一愧对的是妻子( 二 )


“每天放学的时候 , 就会有半小时的校园广播 , 我会在这个时间点朗诵一些古诗词 。 ”
从这往后赵赫就成为了校内数一数二的名人 , 也是不少女孩子热衷讨论的对象 。

这种“众星捧月”的感觉 , 对于一个青春期的孩子来说 , 是非常骄傲与自豪的 。
从这往后赵赫就打定了心思 , 以后报考播音主持的行当 , 成为一名优秀的主持人 。
家里的父母得知后十分支持孩子的选择 , 他们拿出了为数不多的钱帮赵赫报了几个兴趣班 , 赵赫学播音就更起劲了 。

升入高中后 , 赵赫就从“爱好朗读”变为了专业的小主持人 , 就在他准备报考艺术学院的时候 , 一个部队的广播站来学校招人了 ,
“要求吐字清晰、外形好 , 个人吃苦耐劳!”
既能发挥自己喜欢的专业 , 又能穿上一身光荣的军装 , 这是何乐而不为呢?

赵赫赶忙报了名 , 还夜以继日的为考试做准备 。
后来在与130个人竞争播音员的赵赫 , 以专业的播音技巧和一身正气的外表而被部队选中 。
当天晚上赵赫的家里比过节还热闹 , 他的母亲不仅做了一大桌子好菜 , 父亲还买来了两挂鞭炮在巷口放了起来 ,

不少周围的邻居也纷纷前来恭贺 , “老赵啊!你这儿子真是争脸啊!”
“以后你老俩口可是能享福了!”
赵父笑意连连给邻居们分点心 , 却未曾想这份令人艳羡的日子过了才仅仅一年 。

一年后下班回家的赵父突然倒在了地上 , 随即被好心人送往医院 , 最后经查明 , 他本人已经是癌症中晚期 , 可以说是“时日无多”了 。
等到赵赫给部队请假去到医院里 , 就看到母亲泪眼朦胧的趴在病床上 , 父亲则处于昏睡中 ,
赵赫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 , 给队里递了个半年的假条 , 一心一意的在医院照顾 , 病情时好时坏的父亲 ,
“我爸在一天 , 我就得伺候他一天 , 这是为儿女的本分和孝道!”

可等到半年后假条到期的那一天 , 赵父就悄无声息的闭上了眼睛 , 再也没有醒来 。
赵母因此深受打击 , 患上了很严重的抑郁症 , 从此不仅整日不吃不睡、时不时还要寻死 ,
赵赫作为家中唯一的孩子 , 只能放弃了那份“光荣的工作” , 转而回到了家里成为了一名普普通通的铁路工人 。

领导看在赵赫优秀的份上 , 还给他开了个绿灯 , 将赵赫午休时间延长 , 这样他就能回家给老母亲做午饭 ,
“我不抽烟也不喝酒 , 所以所有的工资发下了都放在我妈的银行卡里 , 我唯一的花销就是买买诗集和写字本 。 ”
在铁路单位工作的这段时间里 , 大部分的工人在休息时不是打打牌、就是吹吹牛 , 而赵赫就找了个烂桌子安安静静的写文章 , 可以说和其他人格格不入 。

有不少领导对此也表示惋惜 ,
“赵赫你看 , 咱一个单位就你一个文化人!你又会读书还会写字 , 在这待一辈子你能受得了吗!”
赵赫听到后心痛不已 , 可是为了母亲的病情恢复 , 他也只能将梦想“束之高阁” 。

好在一年后 , 赵赫母亲的病情渐渐得以恢复 , 最起码不再需要人进行“看护”了 , 她看着为自己“屈居”的儿子心疼不已 , 就鼓励赵赫“重归校园” 。
第二年北京广播学院面向社会招生 , 而一直保持播音练习的赵赫就兴致冲冲的前去报名 ,
“我没有报太大希望 , 因为这两年我的基本功算是退步了!”
但是赵赫的台风 , 比起其他人是独树一帜的好 , 所以还是被北广招了进去 。

这次能够入学北广 , 对赵赫来说是一次“重生的机会” , 他加倍努力的学习和汲取知识 , 整日泡在学校的图书馆里看书 。
除此之外赵赫为了学以致用 , 更是经常去跑活动现场 , 像是晚会主持人、促销主持人甚至是婚庆司仪的活 , 他都去干了一遍 ,
“大学四年我跑了上百场活动吧 , 主要是在每一次主持中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 。 ”

优秀勤奋的赵赫 , 在毕业后就被北京台要了过去 , 作为后备主持人培养 。
一开始有两个部门想要招揽赵赫过去 , 一个是社会频道 , 另一个是经济频道 。
由于赵赫的大学专业没有理科课程 , 不少同事就觉得这个新人肯定会去往社会频道 , 这样做起来会轻松很多 ,
但赵赫却“反其道而行之” , 选择了需要专业知识支撑的经济新闻栏目 。

“一个是可以补补知识的短板 , 其二我觉得就该多学多练 , 不能年轻就准备吃老本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