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是什么意思(义在说文解字中的解释)( 二 )


“智”是指明辨是非、知善恶、知人善任的能力,即“智谋的力量” 。“智”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基本要素之一,早就出现在文字记载中 。孔子常说:“君子之道三:仁者不忧,智者不忧,勇者不惧 。”《中庸》云:“智、仁、勇为天下大德” 。大家都很熟悉《论语》中的一句话,“知其所知,不知其所不知,知其所知 。”意思是,人的知识再丰富,总有不懂的问题,你要现实一点 。只有这样,你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这是明智之举 。这里的“知”是指“这是智慧,这是智能,这是智者” 。孔孟在继承和发展唐尧、虞舜、商汤关于自我意识、社会意识、是非善恶的智慧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智慧”的具体思想内容,提升了它作为道德要求在道德规范中的地位,使之成为一种新的具有普遍意义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成为人们思想道德和文明素质的最基本要求之一 。
“信”是指诚实、守信、坚定、互信的品格,即“诚实的产物” 。“信任”不是简单的诚实,信用是“信任”最基本的内涵 。它不仅要求人们在自己的行为中诚实守信,而且体现了人们对某种事物、某种观念的坚定可靠的认识,体现了人与物之间的相互信任 。没有坚定、可靠、互信这样的基础,人们很难在自己的行为中做到诚实守信 。至于“信”,早在古代,我们的祖先就知道了,并积极倡导 。古往今来的圣贤圣贤,在书籍中都强调“信”,包括《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等一些经典文学作品,都强调“信”的道德观念,这种道德观念就在于对“信”的人性解读和故事描写 。《左传·Xi公二十五年》记载“信为国之宝,民之所护”,说明统治者有“信”,信是立国之本,是庶人生存之本 。老子说:“言而有信” 。也就是说,你应该信守诺言 。孔子也说过,“人无忠信,不能立于天下”,还说“人无忠信,不知所能” 。他还把“言出必行”、“尊物重言”作为规范弟子言行的基本要求,把诚信作为做人的基本点 。孟子把诚信视为社会的基石和做人的准则 。他称“老实人是天道” 。如果你是真诚的,你就会诚实 。如果你是真诚的,不动,你就不会有什么 。没有主动性的诚实就是证明 。《贞观政要》中,唐代著名人物魏徵说:“德、礼、诚为国之纲”,强调“信”为治国之纲 。《旧唐书》说“君主能保护的,只有诚信” 。尚书写道:“信用天下明” 。《诗经》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成语叫“无极” 。这样一种对“信”的理解、倡导和崇拜,在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思想文化沃土中,像一棵常青树一样存活了下来,可见“信”作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是被人们所肯定和推崇的 。
那么,如何看待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五大基本要素:仁、义、礼、智、信?从五要素的关系来看,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支持,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建设的基础,也可以说是道德建设的支柱 。从基本内涵看,“仁”主要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心、尊重、爱护的情感,是一种万物共生、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道德规范 。“义”是一种超越自我,正视现实,为义、为义而战的做人态度;“礼”是建立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的标准和规则;“智”是人认识自己、了解社会、解决矛盾、处理问题的眼光和能力;“信”是人们交往和做事的道德准则 。“仁、义、礼、智、信”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价值和基本要求,是我们应该很好遵循的五项最重要的社会道德规范 。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各种组合比较来看,“仁义礼智信”是人们应当履行的基本义务和主要行为,在道德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地位 。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来看,“仁、义、礼、智、信”在中华民族道德建设的长河中具有原初的地位 。从中华传统美德的庞大体系来看,“仁、义、礼、智、信”具有主导地位 。从中华传统美德对社会进步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来看,“仁义礼智信”带动了整个社会道德体系的发展和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在整个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中占有重要地位 。
本文摘自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