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诏国和大理国的历史 大理国皇帝( 二 )


有一天,段参观地藏寺时,突然被两个刺客暗杀了 。
幸运的是,保镖抓住了刺客,他活了下来 。
这两个刺客是谁?
原来他们是死者高志长、高仪和高河的人 。
然而,面对这两个刺客,段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认为他们是对主有留恋的忠臣 。
考虑到他们在家里有父母、妻子和孩子要照顾,段就让他们走了 。
但两名刺客因为未能完成任务而自杀 。
得知这个消息,被段深深地感动了 。
与他们的主人高志长不同,他为这两个刺客建造了一座坟墓,并礼貌地埋葬了他们 。
孟子曾说:“慈悲为仁之末 。”
纵然是万人之上,段坦荡仁厚的君子之心从未改变 。
《典考》曾称赞段“勤于政事”,《典史》也评价他“爱民圣贤,欲夺政权” 。
段何裕虽然不像小说中的段誉,仗剑骑马,但他以自己的智慧和远见卓识,推动了国家的繁荣发展 。
俗话说,大侠报国为民 。
3. 老年看淡,遵从本心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段掌管国家大事,他越来越力不从心 。
在国内自然灾害频发,蛮夷叛乱,友好国家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段即使想把大理建设好,也很难力挽狂澜 。
更让他心寒的是,几个儿子因为贪图皇位,开始争权夺利,引发内斗 。
在多次努力未能扭转乾坤后,段有了退役的想法 。
有人说,“学会接受无法改变的事实,找到出路,也是一种人生智慧 。”
64岁时,看破红尘的段在苍山脚下的无为寺出家 。
告别人世,段终于有机会做回自己 。
在干净的环境里,他弹琴,画画,写诗,心满意足 。
闲暇之余,他依然周游世界,大理美丽的三拜塔、党山寺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
据《无为寺传灯录》记载,段曾撰《何宇史鉴》四卷,《秦谱》一卷 。
他骨子里的文艺气息,就像小说里我们熟悉的帅儿子段誉一样 。
在僧人的支持下,段还当上了武威寺的住持 。
他不仅重修了罗汉殿,还亲自雕刻历代高僧的塑像,供信众瞻仰朝拜 。
可以想象,在三十多年的隐居生活中,段的生活是简朴的,但他的内心却是丰富而自洽的 。
远离世间的纷争,他终于在自己的信仰中找到了余生的寄托 。
93岁时,段在寺去世 。
没有隆重的吊唁,没有隆重的葬礼,大理历史上最长寿的国王平静安详地走着 。
陶渊明曾经说过:
“在纵波最大化中,我不喜欢它也不害怕它 。你应该尽你所能,没必要为此担心 。”
对段来说,在生命的最后30年里做好自己,悠闲地活着,慢慢变老,直到死去,也许是最好的结局 。

金庸曾经说过:
“如果让我在我的小说中扮演一个角色,我想成为天巴龙部的段誉 。”
作为段誉的原型,段何裕的一生可谓波澜不惊,波澜起伏,传奇不断 。
他有盛大的开朝仪式,大理国皇室,名师弟子,以自己的远见卓识和非凡的执政能力,开启了一个繁荣的王朝;
然而,一切繁华过后,他却选择隐居山林,闲坐观云赏花,在古佛的光芒中慢慢走到了尽头 。
段的一生,奋斗、争取、妥协,体味人生,才知道自己的难处 。
他最可贵的是,无论在人生的哪个阶段,他都为自己的信念全力以赴,满载而归 。
年轻人志存高远,胸怀天下;年轻人坚韧不拔,充满大局观;老了坚持自己的心,不要被名利羁绊 。
能够知道自己想要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在人生的过程中能够做什么,这是一种清醒,也是一种难得的智慧 。
正如苏轼所说:
“想当官,就不要;想躲就躲,不想走 。”
只有对自己的追求负责,认真过好自己的生活,才能始终自洽从容,不留遗憾 。
我们愿意穿越山山水水的风风雨雨,依然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生活 。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朱熹笔记 。
【南诏国和大理国的历史 大理国皇帝】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