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面部抽动症 多发性抽动症

妥瑞症(儿童面部妥瑞症)
抽动秽语综合征或抽动秽语综合征(TS)又称儿童抽动秽语综合征 。其临床表现为慢性、波动性、多发性快速肌肉抽搐,可伴有不自主发声和语言障碍 。男童发病率约为女童的3-4倍,好发年龄为2-12岁 。
主要表现:眨眼、皱鼻子、耸肩、清嗓子、污言秽语、四肢扭动等症状,常伴有异常情绪和行为,常见症状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强迫症、超敏反应(瘙痒、压痛)、狂躁、焦虑、胆怯等 。随着环境和社会因素的影响,该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以前很多医生认为这个病有自己的特点 。
西医治疗
药物治疗:目前西医对此病尚无特效疗法 。一般使用神经阻滞剂,如氟哌啶醇或泰伯利亚 。疗效一般,不同程度的副作用较多,如椎外系统不良反应、运动迟缓、嗜睡、肌张力增强等 。由于需要长期服药,孩子很容易产生药物依赖,停药后容易复发 。
心理疗法
由于异常的情绪和行为,心理行为疗法在临床上被广泛使用 。
主要的处理方法包括:
(1)支持性心理治疗,消除孩子的焦虑等情绪 。
(2)习惯逆转训练(HRT)是行为治疗中最常用的方法 。据报道,该疗法对TS有确切疗效 。目前缺乏专业的理疗师,这种方法也没有广泛应用 。
(3)暴露与反应预防(ERP)被认为是治疗抽动障碍的一线行为疗法,主要是帮助儿童学会抑制抽动症状 。
(4) RelaxationTtraining (RT),让孩子快速掌握RT技能,有效缓解紧张和焦虑 。
担心不良情绪可以促进TS的恢复 。
(5)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对TS共病有较好的疗效 。
临床上,包括上述几种方法在内的综合心理治疗,既能缓解TS的症状,又能改善其功能损害,是最受欢迎的治疗方法之一 。
中医认知与治疗
疾病分为慢惊、瘰疬、肝风证、粘筋食肉、惊风、梅花等类别 。
《黄帝内经》说:“凡风眩,皆属肝”,“凡暴僵,皆属风”,“凡热痕,皆属火” 。
《苏文·阴阳印象》日:“风胜则动” 。多数医生认为本病的发病部位主要在肝,与脾、心、肺、肾有关 。基本病机为肝风内动,“风、痰、火、虚”为其病理因素 。脾虚痰饮、肝风内动为主要病机,治疗以清肝熄风、疏肝健脾为主 。
中国传统疗法
针灸治疗
叶冰教授用针灸治疗儿童多发性抽动症 。主要取穴有百会、唐寅、风池、大都、簪诸、四柱空、合谷、三阴交等 。,根据儿童眨眼等症状进行了修改,加上柏杨和鱼腰 。有不注意,就会有禅定:张口耸肩加阳陵春 。叶老根据“阴阳为秘,灵而平治”的理论,在取穴上注重阴阳的调节,在操作上刺出病症,用轻柔的手法减轻患儿的痛苦 。疗效相当好 。
按摩疗法
(1)基本处方:
①手取穴操作:清肝经300次,补脾经300次,捣小天心约100-200次 。
②头面部取穴操作:揉百会、四神聪,扫头部两侧少阳经各100次 。
③取风池穴各20次 。
④腹部取穴操作:按摩中脘、天枢穴各150-200次,全掌揉腹3分钟 。
⑤揉足三里200次,揉谷、太冲穴各200次 。
⑥捏脊5次 。
(2)抽搐局部对症操作
①眨眼皱眉:按压揉柏杨、救竹、鱼腰、四白、明目等眼周穴位;
②皱鼻:按压鼻周穴位,如揉唐寅、项英、鼻通;
3耸肩:拍脖子;
④抬头或点头:推桥弓,揉颈部肌肉;
⑤清咽:按揉天突、钟山;
⑥肢体抽搐:摩擦相应部位,放松局部肌肉;
⑦腹肌抽搐:取腹角放松腹肌 。
处方简明含义
百会:位于头顶,与脑相连,为督脉要害,脑为元神之府 。所以百会有健脑益智的作用,主要用于治疗精神疾病 。百会是数百条经脉的会,足三阳经、足阴经、督脉和其他经脉在此交汇 。它们渗透全身气血,具有祛风、平肝、潜阳的作用 。主要用于治疗因肝阳上亢、肝风失调、风热侵袭引起的疾病 。
思聪:位于头顶,百会穴在前后左右各开L寸,犹如四位仙人守其侧 。很奇怪的一点,有非常好的镇静和提高智力的作用 。太平方之日,“头上风晕,风狂而癫” 。常用于治疗头面部和精神疾病 。如头痛、眩晕、失眠、健忘、多动症、多发性抽动症等 。
清肝经:肝经位于食指螺纹面上,由拇指指腹向指腹推,称为清肝经,具有清肝、平肝、镇惊的作用 。补脾经:健脾化痰 。两穴配合,有抑木扶土,健脾疏肝的作用 。
小田心:小田心位于大鱼和小鱼之间 。小田心可以疏通经络,镇静安神 。常用于治疗小儿惊风、夜啼等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