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最近火爆的反腐题材影视剧《狂飙》摊上事了 , 竟被举报要求下架禁播 , 原因是其倡导的价值观有问题 。
总得来说 , 《狂飙》讲的是一个小人物由被人欺凌到逆天改命的故事 , 人物刻画方面贴近现实的遭遇、出色的演技以及深厚的台词功底 , 确实可圈可点 。
问题是 , 这个励志人物却是反派 , 真是离大谱了 。
反观剧中的主角 , 正派人物安欣 , 却鲜有人问津 。
大家叫着“强哥”、“大嫂” , 把强哥、大嫂当成自己人生的偶像 , 是不是黑白颠倒?如果这样的价值观成为主流 , 是不是一种社会纵容?这种迷惑性就很容易形成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导向?
比如 , 为了自身利益不择手段 , 传导一种“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的价值观 , 为此而不惜牺牲和践踏他人利益 。
这样的价值观如若成为主流 , 社会上岂不人人自危?
如果在还未形成是非判断能力的青少年中传播 , 这种危害可能会更大 , 是不是他们就此会对成功的认知形成一种错误判断?
他们会认为高启强的成功方式是唯一的成功路径 , 而忘记了还有其它的路径 。
这样的错误示范 , 极有可能引起效仿 。
正如《插翅难飞》中人狠话不多的张世豪 , 还有《征服》中孙红雷饰演的有情有义刘华强 。
这种现实题材改编的影视剧 , 从拍摄角度而言 , 确实满足了观众的猎奇心理 , 但在价值观导向这一块是做了不好的引导 。
我想了一下 , 影视作品作为一种艺术成果 , 承载着人类的各种情感 , 它是一种展示 , 本身并不具备对错判断 。
关键在一点 , 就是这部影视作品的展示是否做到了客观 , 如果展现了人物的善是否展现了人物的恶?
如果只是单方面的展示 , 那么观众对此的解析就很容易出现偏差 。
其实还有一个客观因素 , 我们对于影视作品没有评级制度 。
也就是说一个作品 , 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以接触得到 , 这是一个很大的弊端 。
比如说 , 很多80后在读书时很喜欢看当时香港拍的“古惑仔”动作片 , 对此非常崇拜 , 甚至于把陈浩南和山鸡都当成自己的偶像 , 向往那种兄弟情 , 向往加入“黑社会” 。
确实也产生了很坏的影响 , 学生都不好好读书 , 老想着出去混社会 , 打架斗殴之类的 。
现在想来肯定会觉得很幼稚 , 但要是在那个时候在错误的道路走下去 , 这一生可能就会被毁掉了 。
想想我也是觉得自己很庆幸 。
虽然我们没有“影视分级制度” , 但我们有“影视删减制度” , 评价是依旧治标不治本 。
比方说 , 你删掉了“恶”的场景 , 那么观众就只能看剩下来的“善” , 即使是“小善”也会成为观众眼中的“大善” , 就很容易误解为这个人本质上也没做了什么坏事 , 不算是一个坏人 。
《狂飙》中的贾冰饰演的徐江 , 他的“恶”就很明显 , 心狠手辣 , 除掉对手绝不手软 , 对自己儿子的“善”也很明显 。
但对于这么一个人 , 我们也绝不会心生向往 , 因为善恶能分辨 。
高启强就不一样 , 从头到尾 , 都是“善” , 对于“恶”很多都是轻描淡写 , 所以就很难对其产生“恶人”的念头 。
影视的改编对《狂飙》原著是做了删减的 , 据说该剧在审核时也做了不少的删减 , 但恰恰是这样的删减 , 对于人物形象的塑造起到了反面效果 。
现实情况是打败一个心狠手辣的“黑社会老大”就必须比这个黑社会老大更“狠” 。
【狂飙|《狂飙》被要求下架禁播?价值观问题引发网友热议!】恶人堆里“善良”从来都只是筹码 。
推荐阅读
- 含笑|涉毒艺人戏份被《狂飙》删除,含笑发声道歉仍说谎:因颈椎疼痛才误食
- 成毅|《英雄志》成毅雪中白衣造型,李一桐披发路透,郑业成骑马好帅!
- 武庚纪男主有几个妻子~~《大汉贤后卫子夫》卫青的原配夫人是谁
- dnf异次元碎片怎么用?《dnf》异次元碎片怎么攒快?怎么刷多点?
- 港奇案之吸血贵力王演员表.《力王》系列一共有几部》名字分别是什么?
- 新潮职业|《新潮职业》:因热爱而萌芽的种子,因行动而结出的果实
- 防晒|谭松韵《你比星光美丽》路透曝光!短发软萌可爱,男主眼神霸气!
- 王楚然|王楚然新剧与《显微镜下的大明》各看2集,一个弃了,一个看上瘾
- 王沛禄|《狂飙》疯驴子走红后,与粉丝亲切合照,角色与实际年龄相差太远
- 锦衣夜行|时隔8年张翰《锦衣夜行》被拍卖,起拍价2814万,剧中配角已走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