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S|46岁张颂文:虽未婚未育,但不代表没伴侣,生活不该只有儿女情长( 三 )


“您看这俩人 , 这俩人一看就不是做演员的料子 。 你看这个(张颂文) , 不仅个子矮像侏儒 , 大脑门 , 长得像猿猴一样;还有这个(周一围) , 这香肠嘴 , 还是趁早改行吧 。 ”

一时间 , 屋内所有的工作人员全部都捧腹大笑 , 就连张颂文和周一围也跟着笑了起来 。
然而当他们出了屋子 , 两人在电梯里站了很长时间 , 谁都忘了还要按电梯 。
那是他人生中最落寞的三年 ,
三年期间 , 他一共被800多个剧组拒之门外 , 没有一个剧组向他伸出橄榄枝 。

张颂文意识到 , 有些事情不是他努力就能改变的 。
那段时期 , 正如他在《狂飙》刚开场的场景 。
作为最底层的小人物 , 哪怕受尽欺负 , 他还是要点头哈腰的去“伺候”唐小虎兄弟二人 。
高启强“卖鱼”的日子 , 其实和张颂文在现实中的境界是一样的 。

跑龙套多年生活拮据大学毕业后 , 张颂文因为出色的表演能力 , 被留在校内任教 , 成为一名表演老师 。
平日里除了教课之外 , 他还在苦苦等待着机会 。
终于有一天 , 有剧组愿意让他去做群演 。
或许在别人眼中 , 做群演只要能早点收工早点将钱赚到手就算结束 。

但是张颂文追求的不一样 , 哪怕是一个小角色 , 他也想演到极致 。
哪怕几秒钟的场景 , 他都要花一整天的时间去揣摩 , 甚至还去向导演请教 。
然而 , 他的努力在导演和副导演的眼中 , 完全就是“画蛇添足” 。
因此 , 他经常能听到很多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 。

“这么多演员 , 就他事情最多 , 赶紧让他滚吧 。 ”
随后 , 副导演指着张颂文大喊:“听到了吗?赶紧滚!”
张颂文只得灰溜溜离开剧组 , 等待下一个表演的机会 。
有次 , 他跟随剧组在沙漠里面拍戏 。
沙漠里面时常有大风刮过 , 将剧组的一次性饭盒等生活垃圾 , 吹得遍地都是 。

张颂文见状 , 只能拿着垃圾袋 , 在沙漠里面一次次的弯腰捡垃圾 。
他走的越来越远 , 等再回来时 , 剧组的车已经开走了 。
于是他赶紧拿出手机联系剧组 , 却没想到电话那头全是骂声 。
“张颂文!你这么喜欢捡垃圾 , 就留在那里慢慢捡吧 。 ”
张颂文见状 , 只得不断道歉认错 , 最终工作人员才派车将他接了回去 。

尽管被指责、被谩骂 , 但他仍坚信只要坚持下去就会看到明天 。
偌大的北京 , 生存下去的成本是非常高的 。
为了能继续留在北京追梦 , 他平时除了给学生上课、当群演之外 , 还开始接触场记、统筹、编辑和剪辑等一系列工作 。
虽然赚到手的钱并不多 , 但也不至于让他在北京没有容身之所 。

跑龙套那几年 , 他租住在北京郊区的民房 。
屋内除了一张床外 , 几乎没有其他像样的家具 。
就连做饭的灶台 , 都是他用两把破椅子临时搭建的 。
因为生活窘迫 , 他只能每天晚上去菜市场买一些打折的剩菜 。
每当寒冬来临 , 他甚至买不起煤炭来取暖 。

然而 , 即便是已经穷到买不起煤 , 他也不想去接一些“烂片” 。
“我宁愿冻死 , 我也不会去接的 。 ”
如果实在感到寒冷 , 他就会将报纸塞到衣服里面 , 既能挡风又能保暖 , 以此度过寒冬慢慢 。
作为一个演员 , 他从未向生活妥协 , 也从未愧对过自己 。

尽最大限度还原每个角色2008年 , 张颂文辞去了北电表演老师的职位 , 开了一家“张颂文国际表演工作室” 。
他想要将自身所学到的知识 , 去传授给更多有表演梦想的人 , 希望他们能背负着他的期望 , 在舞台上发光发热 。
但在他的内心深处 , 还是希望自己能够站在镜头前表演 。

也正是那一年 , 他迎来了人生中的转折点 。
他和殷桃、黄秋生以及王洛勇等人合作 , 在电视剧《杨贵妃秘史》中饰演“奸臣”杨国忠 。
这是他第一次与这么强的班次合作 , 在剧中的戏份也比以往的分量更重 。
在他的演绎下 , “杨国忠”的坏在镜头上展现的淋漓尽致 , 甚至隔着屏幕都能让观众感到生气 。

张颂文和黄秋生在荧幕前是君臣 , 私底下却一见如故 , 成为了莫逆之交 。
黄秋生对张颂文的勤奋好学以及表演功底赞不绝口 , 而张颂文也将黄秋生当做学习和敬仰的前辈 。
结束完拍摄后 , 张颂文决定将生活重心向大荧幕倾斜 , 毕竟做演员才是他毕生的么梦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