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主观评测一下传说中的最强春节档电影( 四 )



我和身边朋友其实都是程耳受众 , 所以《无名》这种跳跃的剪辑、需要观众自己拼图来了解前因后果的表达对我们不构成任何障碍和门槛 。 但相比《罗曼蒂克消亡史》 , 这部又过于零碎、紧绷了些 , 能看得出导演做出的种种妥协 , 故事和立意都比前作更浅 。


而普通观众大年初一走进电影院其实不太想动脑子 , 尤其是那些冲着梁朝伟、周迅、“谍战”tag来的人 , 想要的其实是《风声》 。 甚至有些还会嫌《风声》血腥、时间长 , 十年前梁周那部《听风者》也挺好 。 结果发现以上二者皆不是 , 大家还要现场复习近代史进行手动拼接 , 并忍受未必是自己家乡的方言和大段大段日语台词 , 都会有点烦 。
朋友说她在散场时听到后排大爷和身旁大妈抱怨 , “这么简单的故事讲得这么‘鬼眉日眼’ 。 ”这就是一般观众的真实感受 , 未必都和粉圈黑子有关 。

△普通观众走进电影院看到梁朝伟跺脚又没了下文 , 只会觉得莫名其妙至于大家都很关心的王一博演技 , 诚实地说是好于预期的 。 但这预期本来就不高 。
能看出导演用尽了手段 , 让他的脸在光影忽明忽灭间有一定质感 , 也给叶秘这个角色设计了不少打戏 。 和未婚妻方小姐谈崩了之后回来丧气暴打日本人那段、跟梁朝伟长达十分钟的激战 , 都可圈可点 。 还有在卡车上挑衅梁朝伟那段 , 我看到微博已经有人摄屏并做成动图广泛流传了 , 这确实是王一博在《无名》里非常高光的片段 。

但也必须要正视几个问题 。 当一个确实努力转型但还是看得出生涩不足的流量对上了梁朝伟这样有天赋有技巧还有阅历的影帝级前辈 , 戏份还比人家多的时候 , 也不能怪大家用高标准来要求你 。
和张婧仪的对戏 , 因为没有好的前辈来带 , 两个人都表现得很尬 。 一秒从严肃文学穿越回霸总文学 。

要想成为好的演员 , 光靠导演指导和庇护是不够的 , 有时候一张有棱有角有特色的面孔很重要 。 不说梁朝伟 , 电影里大部分时间和王一博并肩而立或者相对而坐的王传君、大鹏都更有故事感、更容易能说服观众 。

不过光靠所谓电影脸也撑不了几时 。 张婧仪这次比不上说家乡话的江疏影 , 而江疏影这次演的角色显然映射了《色戒》原型郑苹如 。 易先生处决了王佳芝但梁朝伟这次放走了江疏影 , 不知道程耳是不是有意设计这种互文 。
但我不太喜欢这种互文 , 总觉得有些太刻意了 。 就好像电影里那些巨大的字幕提示和场外《无名》官博的故事时间线历史科普一样 , 刻意得足以消亡之前所有的罗曼蒂克 。



由于这部是初三才上映 , 也就是我这篇文章发出来的时候 , 大部分观众才刚刚可以和它见面 。

故事选择了现在的胖球迷可能不太熟悉、但我们父母辈却很了解的一段:1989年蔡振华被征召回国执教 , 两年后华又临危受命做起了主帅 。 因为当时被认为是我们优势项目的国乒已经连续三次世乒赛无缘冠军了 , 球员们也因为陷入低谷而士气低迷 。
“绝地反击”说的就是从谷底弹起这段 , 即便上映的成片改了人物名字 , 光对照电影里交代的大背景和角色特质也能看出来谁是谁 。 走进电影院的话 , 可能还能意外收获猜谜的快乐 。

其实挺唏嘘的 , 18号我们看首映礼 , 邓超和俞白眉说网友们的吐槽和差评他们都知道 , 也清楚两个人再合作会有什么问题 。 俞白眉甚至说“我们的才华有限 , 但在努力往前走 。 所有的糟糕的评论 , 我们都发自内心的感谢 。 ”老实说我在坐进电影院前也有类似担心 , 好在体育电影是有范式的 , 原型故事又足够曲折精彩 , 只要老老实实按照人物经历来拍就不怎么会出错 。

邓超和俞白眉这次就用了最简单的手法来做料理 , 剧情是流畅的、错落有致的 , 氛围也调动得很好很燃 。 但可能有观众会和我一样 , 纠结你都讲了137分钟了竟然没有好好地科普乒乓球这项运动到底规则如何、怎么打 , 说起来这样那样的限制具体又什么 。
体育电影体育电影 , 还是需要照顾到体育这个部分的 , 对不对?

还记得去年金鸡颁奖礼上 , 奚美娟说刚刚过去的三年是中国电影最难的三年 。 没想到那之后不到三个月里 , 我们的大银幕就能比大自然更早迎来勃勃生机:

无论是17号那天在英皇中心看到的乌央乌央排队等进场的人群 , 还是年初一早起赶首场电影发现imax厅已经坐得七七八八 , 都让人觉得心口一热 , 好像有什么东西正在被唤醒 。 市场枯萎得很快 , 但谁说大家不需要看电影、不需要看好的电影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