瘦肉精是什么(瘦肉精定义)

1、瘦肉精的危害
近年来,我国对舌尖上的食品安全问题越来越重视,对涉案企业的打击力度不断加强 。难点在于个别农户和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愿意铤而走险,选择的场所和方式极其隐蔽,增加了发现的难度 。央视曝光的瘦肉精事件中,养殖户没有选择度数高的牛肉猪肉,而是将瘦肉精掺入饲料中喂羊,足见狡猾 。
那么为什么农民喜欢给猪、牛、羊喂瘦肉呢?这与受精的功能密切相关 。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同时抑制脂肪的合成是瘦肉精的核心功能,问题出在蛋白质上 。
蛋白质是一种吸水性物质,这意味着它可以吸收大量的水分并储存在肌肉中(即瘦肉) 。以被曝光的羊肉为例 。成年羊的瘦肉含有约75%的水分、20%的蛋白质、少量的脂肪、无机盐等 。
有研究表明,如果合成一公斤蛋白质,会吸收3.75公斤的水分,储存在瘦肉中,即整体重量会增加到4.75公斤 。相反,脂肪是疏水性物质,羊的体重不会随着脂肪的合成和增加而明显增加 。
所以从表面上看,使用瘦肉可以增加瘦肉的产量 。中国消费者,尤其是女性,普遍喜欢瘦肉,认为它不会轻易导致肥胖 。瘦肉比肥肉更受市场欢迎,价格也高很多 。那么农民冒险给牛羊喂瘦肉也就不足为奇了 。
那为什么包括德、法、英、中在内的很多国家都禁止使用瘦肉精呢?这和它的历史有很大关系 。
瘦肉精的出现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 。与R&D和创世生产的大多数商品不同,瘦肉精的出现纯属偶然 。美国一家公司的研究人员意外发现,饲料中添加盐酸克伦特罗后,以猪为代表的家禽的瘦肉率明显提高 。饲料转化率、酮体瘦肉率和生长速度至少提高10% 。后来人们把这种物质叫做增加红肉瘦肉精产量 。
独家:上海首个食品安全检测站启动是否有农药残留,瘦肉精十几分钟就知道 。
【瘦肉精是什么(瘦肉精定义)】但是,饲料中为什么要添加盐酸克伦特罗,是否存在隐患,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已经不是考虑的重点 。反而作为一个重大的“成果”迅速被很多国家引进和推广 。客观来说,国内的一些科研机构已经对此做了大量的研究,甚至推广到养殖户和饲料企业 。然而,在国家层面,这种具有显著“催熟”特征的材料却从未得到认可 。
山羊
转折点发生在1990年,西班牙爆发牛肉中毒事件 。统计显示,至少有135人因为吃了牛肝猪肺而被紧急送往医院,其中大多数人还伴有呕吐、四肢颤抖等症状,这显然是肉的问题 。最后,西班牙农业部门的跟踪调查指出,在进入市场之前,这些牛和猪无疑使用了含有盐酸克伦特罗的饲料作为例外 。国际社会开始怀疑盐酸克伦特罗这个后起之秀 。
农业部:今年瘦肉精检测合格率99.7% 。
从那以后,有报道称猪肉和牛肉中含有盐酸克伦特罗 。1998年,中国广州和河源 。浙江等地接连发生多起因食用猪肉及内脏导致中毒的群体性事件,结果无一例外地被指向瘦肉精 。因此,2000年,我国明令禁止畜禽使用瘦肉精,一经发现,严惩不贷 。
农业部:“高压”整治瘦肉精等问题
2.什么是瘦肉精?
实际上,瘦肉精是多种物质的统称,包括盐酸克伦特罗、沙丁胺醇、莱克多巴胺等 。如前所述,莱克多巴胺常被视为第二代瘦肉精,而前者属于第一代受精 。但是,它们有一个统一的学名“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
从微观上看,这些物质可以激活肾上腺素受体,从而加快猪、牛、羊的心率、体温和新陈代谢,不仅增加食量,更重要的是可以加速蛋白质的合成,抑制脂肪堆积 。
第一代盐酸克伦特罗中的盐酸克伦特罗是一种典型的非蛋白激素,化学性质稳定,耐热耐酸,即使加热到150℃也很难分解 。牛羊进食后只能留在肌肉组织中 。用火煮、红烧等普通烹饪方法,根本不会破坏盐酸克伦特罗的细胞结构 。
也就是说,人吃了之后,它还能在人体内“兴风作浪” 。恐慌、恶心、呕吐都是盐酸克伦特罗引起的反应 。研究进一步指出,如果长期食用克伦特罗,甚至可能引起恶性肿瘤、染色体异常等症状 。
在医院调整输液瓶的女医生
上述瘦肉精,无论是第一代还是第二代,在包括中国和欧盟在内的大多数国家都是禁用的,在我国的药品品种目录中也有明确规定 。美国、墨西哥、加拿大等国将二代瘦肉精视为安全化学品,因此允许使用,但在牛羊肉中的残留有具体限量 。
3.如何鉴别含有瘦肉精的肉制品?
央视曝光的瘦肉精发生在河北省重要的养殖基地青县,每年约有70万只羊被投放市场 。养殖户一般在屠宰前一个月开始添加瘦肉饲喂,以增加红肉比例 。这样每只羊可以多赚50/60元钱 。一旦数量足够大,就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这是养殖户铤而走险,偷偷添加瘦肉精的主要原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