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五丈原在哪里!五丈原在哪里?( 四 )
木牛流马
这些所有的举措,都是为了达到一个目的,那就是从斜谷出兵,在确保后方有充足的粮草供应的前提下,以最快的速度抵达关中平原,对曹魏实施军事威胁 。为了这次北伐,诸葛亮足足筹备了三年的时间,比以往的任何一次北伐都准备充分 。可以看出,他想利用自己最后的生命时光,为蜀国争取最大的战略优势 。
三、蜀军为什么会停驻在五丈原上?
那么,既然诸葛亮准备的如此充分,为什么还会一出斜谷就停滞在了五丈原这个地方呢?原因也包含两点:
首先还是跟五丈原的地理位置有关 。我们刚才说了,五丈原的这个地方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背靠秦岭,北面是渭水,东面是石头河,处于一个被山川河流包围的地理空间上 。诸葛亮想要向东攻打长安,就必须要设法渡过河流 。
魏蜀双方行军路线图
而此时,魏国一方的司马懿早已在渭水沿岸扎下了长长的营垒,以逸待劳的等待蜀军的到来 。同时,他还严防诸葛亮偷偷绕道渡河,所以安排大将郭淮沿渭河北岸机动防守,日夜巡视 。可以看出,诸葛亮一进关中就遇到了魏军的迎面拦截,双方沿着渭河一带相互对峙,一时之间无法决出胜负 。在这种情况下,诸葛亮只能选择在五丈原驻军 。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司马懿的防守策略 。司马懿精准地分析到蜀军最大的弱点就是粮草问题和诸葛亮的健康问题,因此时间拖得越久,对蜀军就越不利 。基于此,司马懿采取了"坚壁拒守"的战术策略,不管诸葛亮怎么挑衅,他就是坚守不出 。诸葛亮为了激对手出战,甚至还给司马懿送去了一套女人的衣服,借此讥讽他是个胆小懦弱的妇人 。但即便是这种方式,司马懿仍然无动于衷 。
可以想象,当时的诸葛亮陷入了一种进退两难窘境 。他想要向前行军,却遭到了司马懿的拦截;他想和司马懿决一死战,而对方又坚守不出;假如绕过司马懿的营垒偷偷渡河,又会在半渡之时遭遇郭淮的截击 。
司马懿剧照
所以我们现在就可以理解,为什么五丈原成为了诸葛亮最终的受困之地,而不是其他的地方 。恰恰是由于这里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司马懿"坚壁拒守,以逸待劳"的战略,导致了他最终无法前进半步的困境 。
四、既然无法前进,诸葛亮为何不选择退兵
说到这里,有人或许会问了,诸葛亮既然无法前进,他的身体又每况愈下,为什么不选择退兵呢?
要解答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分析一下诸葛亮当时的心态 。在这次出兵之前,诸葛亮已经发起了四次北伐,全部都无功而返 。在第五次北伐前,他做了充分的准备,就是为了利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间,在和魏国的战争中占到一些便宜,尽量为蜀汉争取领土和战略上的优势 。现在,他又一次出师未捷,面对时间不多的余生,当然心有不甘,不愿意就此退兵 。
那么,诸葛亮为什么非要打魏国呢?双方和平相处不好吗?
关于这个问题,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曾经表达过自己的心迹,他认为,蜀国只有一州之地,想要和坐拥九个州土地的魏国抗衡,就必须尽快北伐,尽最大可能占据领土上的优势 。否则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魏国和蜀国之间的实力差距将拉得更大,蜀国的灭亡将会是迟早的事情 。
诸葛亮曾说:"臣伐贼,才弱敌强也 。然不伐贼,王业亦亡 。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意思是说:我现在伐魏,是以弱对强,胜算不高 。但如果不进行北伐,蜀国迟早也要灭亡 。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集中力量对魏国发起一次进攻,争取获胜换回一些优势 。
这句话总体概括了诸葛亮当时的心态 。他打出来"王业不偏安,汉贼不两立"的旗号,以一种近似穷兵黩武的方式连年对曹魏发起北伐,正是基于这种心理 。因为他心里很清楚,如果他死了,蜀汉将没有人再可以和魏国周旋,到时候只能面临灭亡的结局 。
所以,53岁的诸葛亮受困于五丈原上,虽然无法向前行军,却始终不甘心撤兵 。他宁肯选择派士兵在五丈原上屯田开垦,以此来减少后方军粮的损耗,也始终要和司马懿对峙下去 。
最终,在234年的八月,诸葛亮死在了五丈原上 。而此时,他已经在这里和曹魏对峙了长达一百多天的时间 。
结束语:
在《三国演义》的第113回中,当诸葛亮死在五丈原时,罗贯中题写了这样的一句诗:
万事不由人做主,一心难与命争衡 。
的确,纵观诸葛亮的五次北伐,都是在和命斗,和天斗,和一种早已注定了的结局斗 。他以一种"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精神,践行着那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诺言 。
推荐阅读
- 先科电磁炉原理图?先科电磁炉出现故障e9怎么修?
- 石原里美|石原里美婚后首露面,一脸幸福肥变紧张,娇羞回应和老公闪婚
- 百年孤独原版电子书 百年孤独pdf
- 张兰|张兰复阳了?本人直播做抗原力证状态好:造谣的赶紧撤了吧
- 肖铎|《浮图缘》好心疼合德帝姬!原著中曾爱慕肖铎,最后选择吞金殉国
- 如何选择专业的高周波团队? 高周波原理
- 抽烟吐烟圈教程 抽烟吐烟圈
- 可升降椅子的工作原理 升降椅原理
- 快递疑难件是什么意思消费者原因~快递疑难件 是什么意思?
- 经常腹泻的原因找到了 长期拉肚子怎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