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近期 , 我们曾经的冯大导演又上了热搜 , 可这次冯导一改往常怼天、怼地、怼空气的风格 , 不仅默不作声 , 还偷偷删掉了自己半年来的微博 。
其实早在半年前 , 就有媒体猜测冯小刚夫妇已经移民美国的消息 , 而冯小刚却回应自己绝对不会离开故土去美国 。
冯导说:“我的青春、岁月、事业都在这里 , 我热爱北京 , 热爱这片土地 , 又怎么舍得离开呢 , 这次出国只是送女儿留学陪她一段时间罢了” 。
不过就在近日 , 网上曝出他美国移民的相关手续 , 打脸他上文的回复 , 而冯小刚也没再做回应 , 本来移民也并非大事 , 可冯小刚堂而皇之的说辞 , 这不是愚弄网友吗?
很多网友说 , 冯小刚已经在国内混不下去了 , 也有网友感叹 , 这是他狂傲的代价 , 网友们扒出冯小刚的种种黑历史 , 瞬间将话题推到了风口浪尖 。
曾经风光无两的大导演 , 为什么会在国内混不下去了呢?他曾经有多狂?移民美国又到底是真是假?
逢人就怼的小钢炮冯小刚是娱乐圈里出了名的臭脾气 , 那张什么都能怼的快嘴 , 更是被网友冠上了“小钢炮”的头衔 。
【冯小刚|曾经风光无两的冯大导演,为什么会在国内混不下去了?】就在当年《唐山大地震》上映之初 , 同样被称为“嘴狠导演”的孙海鹰在媒体上称:“现在电影行业不景气 , 我们正经拍片儿的都在走下坡路 , 也就冯小刚这种商业电影 , 像洋葱一样辣眼睛还有人看” 。
冯小刚此前一直被戴着“商业导演”的帽子 , 他想要凭借《唐山大地震》这样厚重的题材摘掉商业电影这个帽子 , 而自己自信满满的一部作品 , 却被人如此抨击 , 冯小刚自然不能忍 , 他像斗战胜佛一样 , 立刻在微博连发数文回怼 。
“你看过国产电影吗?你算什么导演”
“我永远都不会送票给他 , 他不值”
冯小刚更是称 , 孙海鹰的脑子被烧坏了 , 怼的孙海鹰竟无言以对 , 而类似的例子不在少数 。 近十几年每次电影发布后 , 只要票房不好 , 便会与媒体、同行甚至是影迷展开一场口水战 。
“不会看别看 , 脏了我的电影”
“正因为有垃圾的观众 , 才会有垃圾的电影”
你敢相信这是大导演对观众说的话?对此 , 《人民日报》也曾点名批评 , 艺术工作者的作品本就是提高受众的艺术修养和文化水平的 , 而不应该是凌驾于观众之上 , 孤芳自赏 。
可冯小刚似乎并没意识到自己的骄横和傲慢 , 之后的《我不是潘金莲》、《芳华》等作品也都表现平平 , 冯小刚根本不认为是自己作品的问题 , 竟还怒斥观众不懂欣赏 。
看到这里很多人不禁想问:能当上国内首屈一指的大导演 , 为何会如此傲慢?难道是梁静茹给他的勇气?
谁给他的勇气其实 , 还没成名前的冯小刚是非常低调且谦逊的 , 他坚韧、钻研、努力、从不屈服 , 与现在我们认识的冯小刚完全不是一个风格 。
冯小刚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大院孩子 , 可他的原生家庭并不圆满 , 父母从小便离异了 , 面对同学们的讽刺和嘲笑 , 冯小刚总是将怒火暗暗的压在心里 , 默默的低头作画 。
高中毕业后 , 冯小刚选择了从军 , 并在军队中担任文艺类工作 , 当时在小小的舞台布置场地、安排灯光 , 可他心里一直装着做电影的大梦想 。
在一次偶然的机会里 , 冯小刚认识了当时在影视圈已经颇有名气的郑晓龙 , 当时冯小刚的嘴还是很会说的 , 每次的交流都会让郑晓龙非常开心 , 由此两人越走越近 , 在郑晓龙的帮助下 , 冯小刚进入了北京电视剧艺术创作中心 , 担任美术指导的职务 。
冯小刚在工作中表现认真 , 而且他头脑非常灵活 , 会来事儿 , 于是慢慢的郑晓龙将编剧的大任也交给了冯小刚 , 冯小刚自然也没让郑晓龙失望 , 创作的剧本每次都能给郑晓龙带来惊喜 , 终于 , 郑晓龙将冯小刚介绍给了当时圈内的剧本大佬王朔 , 由此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机会—《编辑部的故事》 。
推荐阅读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究竟讲的是什么意思? 曾今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 描写田园风光的优美句段 描写田野的词语和句子
- 曾经不爱吃的食物,又开始吃了,比如生蚝与香菜
- 一双“破帆布鞋”却卖出了限量AJ的气势!曾经的匡威精神去哪了?
- 明星|曾经是运动员,如今成为好莱坞明星的7位演员
- 香港小姐|8位港姐窘况:有人抵押皇冠还债,有人菜市场摆摊,个个风光不再
- 无人定居的恶魔之岛,曾经发生过离奇事件,如今却成为著名景点
- 美国历史上曾经想炸毁月球,他们是怎么想的?有实现的可能性吗?
- TVB|“最强资源咖”风光嫁豪门,结果不到两年就拜拜?
- 没有广场舞的时代人们跳什么?这种舞蹈曾经全国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