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内部员工爆料:平安消金或成“翻版”平安普惠

投稿来源:瞭望消金
近日,瞭望消金收到一名消费金融从业者的来信,他自称是与平安普惠共同成长的“老人” 。
据D哥(化名)回忆,他2015年入职平安普惠时,平安普惠刚刚整合了平安易贷、陆金所、平安直通贷款三大业务,成为“天、地、网”资源全通的消费金融公司 。
“当时是赶上了好时候,整个互联网金融很繁荣 。一个流程走下来,贷个几十万,甚至上百万都不成问题,收费在8个点到10个点之间 。”在他看来,做金融不仅体面,还“不差钱” 。
但随着互联网金融环境日益趋严,以及平安普惠每年递加的“协销任务”,D哥对整个信贷市场信心不足 。“真的很怕被裁员 。干了五年,现在也是‘叫花子要饭’,边走边看 。”
从躺着赚钱,到焦虑度日,一位80后平安普惠人都经历了些什么呢?
“生”而逢时,“死”于焦虑
瞭望消金了解到,D哥生于1989年,26岁时加入到刚刚整合为“中国最大消费金融公司”的平安普惠 。
在平安普惠的5年间,从直销咨询顾问(信贷员)做到外部渠道对接,D哥最大的焦虑竟来自于,每年都会有叠加的“协销任务” 。
“3个月最低6件放款”的滚动考核,对于D哥来说没有压力 。但协销任务是当月归零,每个月都有标准,产品、服务卖不出去得自己承担 。“代价太大了,肯定是想办法卖给借款人 。”
“最开始是每个月卖一张好医生卡(体检卡、眼镜卡等),近两年加推了意外保险 。据说,2020年还要加推平安一生保(健康险) 。”总之,平安普惠每年都会变着花样增添协销任务 。
D哥表示,平安普惠的产品均存在搭售的情况,“信贷员在推荐借款产品的时候,都会对附加的相关费用含糊其辞 。在介绍利息的时候不会细说收费款项,一般都说综合借款成本 。”
D哥举了个例子:若客户贷了10万,每个月还款4500元 。其中,3000元是给银行或资方的本金加利息,700元是保险费,剩下的800元则是平安普惠的服务费 。整体的还款构成是,本金+利息+保险费+服务费 。
“这样分解开来的话,按照等额本息计算,该项贷款的年化利率达到30%以上 。”D哥坦言,平安普惠很大一部分客户的年化利率都超过24% 。
“近期受疫情影响,公司风控政策收紧,放款没那么好批了 。像酒店、餐饮、住宿等行业会有些限制 。虽针对医疗、物流等行业说要提额,但目前内部还没有看到任何迹象 。”
更让D哥比较头疼的是,借款人扎堆的逾期,像是有组织有纪律一样打着“退保险、退服务费”的旗号不停地投诉 。“现在相当一部分考核是在处理逾期和投诉上,绩效很难达标 。”
D哥认为,借款人主要是从各大视频软件上得到了高人指点 。一旦没有钱还,就恶人先告状的感觉 。
瞭望消金搜索发现,主流的视频软件上确实存在很多“好心人”向平安普惠借款人提供追息、退服务费教程 。

独家!内部员工爆料:平安消金或成“翻版”平安普惠

文章插图
平安普惠客观存在的保险费与服务费,让人对网络上图文并茂的教程很难不心动 。但这些所谓的“帮助”并非无偿服务,借款人应提高警惕,避免掉入另一个“陷阱” 。
独家!内部员工爆料:平安消金或成“翻版”平安普惠

文章插图
一边是日益趋严的互联网金融环境,一边是平安普惠难以达标的绩效考核,D哥向瞭望消金表示,自己主要的压力还是来自工作,车贷还完后,手里还有点钱 。但他对当下的形式很迷茫,不敢轻易投资,尤其是房产 。
“平安普惠的贷款,一般是分期36个月,五年间有好多客户都贷两轮了 。而他们的情况是一次不如一次,感觉就是投资什么赔什么,根本不赚钱 。说白了,都是给机构打工 。”每当接触到这样的客户,D哥就更焦虑了 。
“干了五年,真的很怕被裁员、被优化,甚至是以向社会输送优质人才的借口淘汰掉 。”D哥表示,除了自身“谋生”道路的焦虑,还有对平安普惠发展“前途无亮”的担忧 。
【独家!内部员工爆料:平安消金或成“翻版”平安普惠】平安消金或成“翻版”平安普惠
“为了成立平安消金,集团已经从陆金所、平安普惠抽调人才过去了 。未来平安很可能把持牌消费金融公司发展成重要业务 。毕竟平安普惠名声不太好,很担心像平安好车一样,内部整合优化,整合整合就没了 。”说完这段话,D哥尴尬地笑了 。
据D哥爆料,针对退息、退服务费的投诉,平安普惠已经采取相对应的措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