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德华|刘德华《无间道》重映正面对抗卡神《阿凡达2》,谁能更胜一筹?】
文章图片
【影讯】由刘伟强、麦兆辉执导 , 刘德华、梁朝伟领衔主演电影《无间道》上映20周年 , 寰亚电影发布重映版预告 , 用蔡琴《被遗忘的时光》带观众重温经典场景 , 12月12日香港4K全景声重映 , 该片讲述的是两个身份混乱的男人分别为警方和黑社会的卧底 , 我方警察希望尽快回归警队 , 潜伏于警队的卧底却逐渐想成为一个真正的好人 , 经过一场激烈的斗争 , 他们决心要寻回自己的故事......
《无间道》没有火爆的打斗场面 , 也没有刺激的警匪追逐 , 甚至连双方的枪火对拼都只有少数场面 。 它之所以能成为香港警匪片的经典 , 靠的是精彩的剧情和编剧过硬的台词描写 。
“给我一个机会 。 ”
“怎么给你机会 。 ”
“我以前没得选 , 现在我想选择做个好人 。 ”
“好啊 , 去跟法官说 , 看他让不让你做好人 。 ”
“那就是让我去死 。 ”
“对不起 , 我是警察 。 ”
“谁知道?”
刘建明在做这么多年卧底生涯中 , 他没得选 。 从一开始被选中 , 看到陈永仁被逐出警校时 , 他看了他一眼 , 他想和他换 , 他不想做卧底 。 而当上警察之后 , 为了升迁 , 为了帮助韩琛 , 屡屡破案 , 除恶惩奸 , 但他心中始终难受 , 因为他是一个见不得光的卧底 。 他想做个堂堂正正的好人 , 在黄警官死后 , 帮助陈永仁得到韩琛信任;与陈永仁合作 , 除掉韩琛......
这一切 , 是他真正想做个好人还是他只想拜托法律的制裁 , 答案只有他自己知道 。 最后 , 他又说了那句交换 , 无论是想和陈永仁交换他的结局 , 还是交换他的身份 , 他都羡慕陈永仁 。 他即使做的事情再坏 , 他也是个警察;而自己做的事再好 , 他也是个黑社会 。 刘建明虽然活着 , 仍要遭受良心的谴责 。 陈永仁虽然死去 , 却可以得到别人的尊重 。
再说两大男神的演技 , 很多人都说 , 这部片子里梁朝伟的演技要优于刘德华 。
整个三部曲看下来 , 我还是更倾向于后者 。
首先声明 , 梁朝伟演技确实比刘德华出色;但明显刘建明戏份要吃亏很多 , 属于戏多但不精 。
戏份多 , 镜头多 , 但是情节和场面没意思 , 没味道 。
双雄戏或群像戏最怕的就是戏多而无亮点 。
首先 , 从角色设定和人物关系来分析 , 一个悲情的英雄更容易让观众同情 , 外在痞邪内心正义的陈永仁就占了这个优势 , 同样是卧底:他的处境比刘建明要危险很多 , 韩琛一伙人的狠辣看过都懂 , 所以每次紧急片段都能让人为阿仁捏把汗 。 另外 , 都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 在剧情中黄sir和韩琛都与陈永仁有一种亦师亦友的关系 , 小细节很有人情味;另傻强、心理医生等人也都与陈永仁有着很有趣的互动 。 刘建明则没有 , 与黄警官是普通同事 , 与韩琛纯粹是互相利用关系 , 人物之间冷冰冰没有情感 , 导致刘建明这个角色很孤立 。 自然容易导致角色扁平化 , 没有温度 。 下面再举实例分析“为什么刘建明戏份不如陈永仁的好” 。
片段1:双方卧底互通信息 , 打乱对方计划 。 此处陈永仁发送摩斯密码 , 身边无掩护 , 被韩琛发现就完了 , 有生命危险;而同时刻的刘建明有东莞仔和其他同事的“掩盖” , 处境无大问题 。 这一下 , 观众的注意力自然更多投入到陈永仁身上 。
片段2本剧的标志之一——天台戏卧底快十年 , 一心想回归不行韩琛手下忽然来袭最亲密的领导、战友黄警官身死(经典眼神来了)警匪大战匪方最亲密的人傻强死亡(再次高能眼神)这一部分戏可说是《无间道I》的最强记忆点 , 将紧张刺激的气氛推向最高潮 , 而这部分戏围绕着一个人:陈永仁 。 警匪之间第一次正面殊死较量 , 连续两个重要配角死亡 , 情节极其动人心魄 , 陈永仁的处境从悠闲危险极险最终化解 , 给了陈永仁极大的发挥空间 , 观众的心也从慢慢捏紧极紧放松 , 跟过山车一样 。 而刘建明 , 没有这样的高能戏 。
推荐阅读
- 芒果台|《快本》被曝集体离职,李维嘉杜海涛修改认证
- 张若昀|《明侦8》路透流出,张若昀造型获好评,白敬亭回归问题引发争议
- 汪小菲|神级编剧,2011年《钢的琴》就有具俊晔和汪小菲,网友:正好10年
- 成毅|央视点评成毅《南风知我意》,短短六个字,狠狠戳中观众心巴!
- 赵鑫|赵鑫|综艺50《喜剧大赛2》第九期简析:喧宾夺主,熟人加分
- 连衣裙|日本经典杂志《MORE》发布 眼霜排行榜 真正的眼霜推荐
- 虎胆巍城|央视拿到王炸,《虎胆巍城》上星CCTV8,实力派演员云集,该火了
- 电影|与汤姆克鲁斯合作有多幸福?看看《碟中谍7》女演员如何说
- 墨白|《墨白》定档,张雪迎毕雯珺主演,一边打游戏,一边搞甜宠
- 郑恺|《妻子的浪漫旅行6》爬山环节,郑恺背苗苗引争议,真实原因泪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