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的家庭教育方法 家庭教育方法( 四 )


后来很多次 , 孩子主动去看书 。三分钟是适合孩子注意力的特点 。三分钟后 , 停止 。需要很多次的培养 , 形成一种习惯 , 才能让孩子在一定时间内集中精力做一件事 。父母的毅力和耐心也受到了考验 。
10.感官剥夺:自己品尝生活的滋味 。
“感觉剥夺”实验是由蒙特利尔海布里实验室的心理学家进行的 。实验者戴半透明护目镜 , 限制视野;用单调的声音限制他们的听力;他们在手臂上套纸套和手套 , 用夹板固定腿脚 , 限制触觉 。
实验人员被安排在几个不同的实验室里 。几个小时后 , 他们开始恐慌并产生幻觉 。连续三四天后 , 他们出现了许多病态的心理现象:对外界刺激敏感 , 出现妄想和幻觉 , 注意力不集中 , 思维迟钝 , 出现紧张、焦虑、恐惧等负面情绪 , 精神上感到难以忍受的痛苦 。他们迫切要求停止实验 。实验停止几天后 , 他们慢慢恢复正常 。
心理学家通过实践发现 , 感觉是人类最基本的心理现象 。只有靠感觉才能从外界获取信息 , 适应环境才能生存 。大脑的发育 , 人的成长和成熟是以外界环境为基础的 , 外界环境是智力、情感等精神因素发展的必要条件 。我们应该让孩子积极感受丰富多彩的外部环境 , 并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和信息 。
很多家长把孩子放在一个更好的环境里 , 是因为孩子吃苦 , 有危险 , 这样不仅心胸狭隘 , 心胸狭窄 , 而且会因为缺少很多社会实践 , 很难适应未来变化的社会环境 。
1.路径依赖:从小养成好习惯 。
人的习惯就像走路 。如果他们选择了一条路 , 他们就会沿着这条路走下去 , 这就是所谓的“路径依赖” 。好习惯就像道路一样 , 会影响一个孩子的一生 。
一只大象可以只用一根细绳子拴着;一只小象需要一条链子;这是强制养成的习惯 。好习惯是好的思维方式 , 但能想到的不代表能做到 。
从前 , 一个穷人拿起一本书 , 说有一种方法可以把铁变成金 。按照书中的方法 , 他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地寻找把铁变成金子的石头 。为了区分他寻找的石头 , 他把那些普通的石头都扔进了海里 。有一天 , 他偶然发现了那块点石成金的石头 , 他习惯了把它扔进海里 。
等我回过神来 , 又找不到了 。习惯的信息资源网络是强大的 , 所以教育就是培养一个好习惯 。一个喜欢工作和睡懒觉的懒人 , 是很难努力工作和认真学习的 。
12.倒U型假说:给孩子适当的压力 。
当一个人一点都不兴奋的时候 , 他根本没有动力把事情做好;当一个人处于极度兴奋时 , 随之而来的压力会阻止他做好事 。适当的压力和适度的兴奋可以让工作做得更好 。U型假设证明了工作压力和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 。压力太小 , 没有动力;压力太大又变成阻力;压力适中 , 才能成为激励人的动力 。这种状态下的人工作效率会很高 。
有一个和尚打油的故事 。老和尚再三向小和尚强调不要把油洒了 , 否则要罚他做一个月苦力 。小和尚下完油回来一直这样想 , 可是一紧张 , 油就洒了出来 。
平时我们也有这个习惯 。当你想做一件事的时候 , 你自己可能会做得更好 。因为周围没有人 , 所以没有太大的压力 。别人太多 , 你做什么都做不利索 , 这就是别人给你压力的原因 。
这就是心理素质不够好的问题 。不要太在意 , 保持自己的谨慎 , 可以玩的更好 。有一个心理暗示的故事:在一个原始部落 , 每个人都相信他们的巫师 。只要他说了 , 人就会朝着他说的方向发展 , 不管是好是坏 , 甚至会死 。
后来一位心理学家的研究证实 , 正是人们过于相信巫师 , 他的话才成为心理暗示 。所以 , 保持自己 , 不要被打扰 , 这样你才能发挥自己 , 合理利用压力 。
13.破窗理论:给孩子一个好的环境 。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巴斯进行了一项实验 。他把两辆一模一样的车放在富人区和穷人区 。富人区的车完好无损 , 但过了一个星期 , 还是老样子;穷人区的车 , 他摘下车牌 , 打开车顶 , 不出一天 , 就被偷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