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震岳|披哥中佛系的任贤齐在孩子上学上也很卷,张震岳竟是隐藏的反卷人

张震岳|披哥中佛系的任贤齐在孩子上学上也很卷,张震岳竟是隐藏的反卷人

文章图片

张震岳|披哥中佛系的任贤齐在孩子上学上也很卷,张震岳竟是隐藏的反卷人

文章图片

张震岳|披哥中佛系的任贤齐在孩子上学上也很卷,张震岳竟是隐藏的反卷人

文章图片

张震岳|披哥中佛系的任贤齐在孩子上学上也很卷,张震岳竟是隐藏的反卷人

文章图片


文|吴清浅
说到孩子上学问题 , 从普通百姓到有钱人家 , 家长们都是很的 , 为了让孩子上个好学校 , 又是努力进入大城市 , 又是努力拼优质学区房 , 即使在划片招生下学区房或将成为过去式 , 依旧有很多家长为孩子接受优质教育伤脑筋、拼资源 。 即使是明星也不例外 , 哪怕是《披荆斩棘的哥哥第二季》中不争不抢的佛系哥哥任贤齐也不能免“俗” 。

在综艺《我们的滚烫人生·骑行季》 , 当保鲜膜车队来到广西北海涠洲岛时 , 面对免费给他们提供食宿的民宿老板徐玲夫妇离开家乡和熟悉的工作环境 , 来到涠洲岛开民宿、做环节的举动 , 既佩服又羡慕 。 其中任贤齐表示自己原本也是想在中国香港的一个小岛上居住的 , 但因为那里没有好的学校 , 而孩子要上学 , 同时生活也不方便 , 就放弃了 。

从为了孩子上好学校而放弃居住在小岛的这个原因里 , 可以感受到任贤齐在孩子教育上也跟很多家长那样是有一定焦虑症的 , 就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 因此都渴望并努力让孩子上好学校 。

当任贤齐表述完自己居住在小岛的想法没能顺利实施后 , 同样在披哥2里表现佛系的队长张震岳却“语出惊人” , 说了一番反子女教育内卷的话 。

他说他相反是想让自己的小孩去读偏乡的部落的小学 , 原因是在那样子的环境成长其实会比在城市里面开心很多 。 并以自己为例 , 说自己就是在一个很自然的环境下成长的 , 是在那样的学校读的书 , 而且长大之后 , 你要再去学习新的东西 , 新的技能 , 到城市里面的学校 , 其实不会格格不入 , 因为他们接收的资讯 , 是很快很快的 。 并在最后表示自己比较倾向于小孩子现在怎么快乐 , 就让他快乐 。

结合张震岳的经历、个性以及当下很多城市孩子的现状 , 他说出这样的话一点儿也不意外 。 张震岳是阿美人 , 生于宜兰县苏澳镇 , 用我们现在流行的话说是属于小镇青年 。 小镇青年所成长的地方整体上不会太商业化 , 会更接近自然一些 , 在孩子教育方面不少父母相比城市也不会那么卷 , 这既与人生观有关 , 也与物质上所能达到的高度以及整体的教育环境有关 。 在这样的环境下成长确实压力不会那么大 , 不用面对没完没了的补习培训以及父母永无止境甚至有点高不可攀或与自己意愿南辕北辙的期盼和要求 。 而当他们长大成人、要到城市去求学或工作时 , 也并不会格格不入 , 在学习新的东西和新的技能面前 , 会在压力下前行 , 而这份压力是他们已经成熟的心智所能负载的 。

张震岳作为小地方走出来的人 , 在成长环境的影响下是比较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的 , 以他的地位在物质上也不会存在什么困难 , 但他本人更加追求的却不是物质 , 而是音乐和自己想做的事 。 在披哥2里 , 他跟表面功夫队一样 , 除了在音乐上不妥协外 , 其他方面爱谁谁 。 这样的性格自然也会投射到对孩子的教育中 , 不希望孩子在一片内卷中没有了自由 , 没有了自己 , 不管别人怎么卷 , 都要坚持自己的爱好和自由 。 为了让孩子拥有一个快乐的成长环境自然不太倾向孩子在卷得很厉害的城市上学成长 , 而倾向于像他自己那样在条件可能比较简陋但比较能让人开心的偏僻之地成长 。 这不 , 有了孩子后 , 他是从台北市中心搬到了郊区 , 成为了家长中的逆行者 , 别人是有了孩子甚至还没有孩子 , 就往市中心迁 , 好让孩子就读好的学校 。

从小家境比较优渥的林峯也认为从小让孩子开心更重要 。 而这其实也是很多家长的想法吧 , 但在实践中却是另一回事了 。 不少家长会以“我都是为你好”为由让孩子去做一些不是很开心的事 , 而这“我都是为你好” , 最终的收效差别也很大 。 有的确实是让孩子更好了 , 孩子对父母之前的严苛充满感激 , 有的则适得其反 , 甚至因此反目成仇 。

让孩子开心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 至于是像任贤齐那样为了孩子上好学校牺牲自己的意愿 , 还是像张震岳那样为了让孩子开心、亲近自然选择偏乡学校 , 哪个更好不好评价 。 在大众的认知里 , 在名校名师加持下 , 孩子是更容易成才的 , 如果自己的目标是让孩子成才或许努力让孩子上世俗认知里的好学校是没啥毛病的 , 但如果自己对孩子的期盼是愿他健康快乐地成长 , 那是否选择俗称的好学校就不那么重要了 , 尊重孩子意愿 , 让他开心更重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