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德华|沧海横流方显王者本色,十年之期,来看港乐歌手国语金曲之王

刘德华|沧海横流方显王者本色,十年之期,来看港乐歌手国语金曲之王

文章图片

刘德华|沧海横流方显王者本色,十年之期,来看港乐歌手国语金曲之王

文章图片

刘德华|沧海横流方显王者本色,十年之期,来看港乐歌手国语金曲之王

文章图片

刘德华|沧海横流方显王者本色,十年之期,来看港乐歌手国语金曲之王

港乐有许多重要奖项被深深打上了个人烙印 。
比如劲歌金曲的金曲金奖就可以称呼为“张学友奖”或者“黎明奖” , 因为他们二人各4次获奖的记录至今无人能破 。
劲歌金曲的最受欢迎男歌手奖亦可称呼为“刘德华奖” , 他的6次折桂无人能及 。
劲歌金曲的最受欢迎女歌手奖叫做“容祖儿奖”未尝不可 , 因为她12次获奖的记录前无古人也后无来者(劲歌金曲与中文金曲已经在2021年合并) 。
只是 , 新千年后在歌坛“制霸”的容祖儿 , 其认知度比起梅艳芳和四大天后来说偏低 , 因为那时的港乐已经没落 。

港乐的盛世 , 定格在“三王一后”与“四大天王”时期 。
相对于港乐的“三王一后”时期 , 90年代的“四大天王”时期竞争更加激烈 。
港乐从自娱自乐走向兼容并蓄 , 其中的一个标志就是中文金曲(1990年)和劲歌金曲(1991年)先后设立了国语歌曲类奖项 , 其奖项分别是优秀流行国语歌曲奖(初始为优秀国语歌曲奖)和最受欢迎国语歌曲奖(2005年更名为最受欢迎华语歌曲奖) 。
从台湾金曲奖只设立国语、台语、客家语音乐奖项而不为粤语歌设奖来看 , 港乐的气度似乎更加宽广 。
相对于严谨公正但有些刻板的中文金曲来说 , 劲歌金曲更加灵活更加先锋 , 其最受欢迎国语歌曲奖的含金量比优秀流行国语歌曲奖在歌手心中的分量更重 。
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国语歌曲奖是国语歌手走向更大舞台的福音 , 前两届 , 张洪量与陈淑桦分别摘得金奖 , 童安格、伍思凯、庾澄庆等台湾歌手迎来事业上的新机遇 , 郭富城的国语歌在台湾、香港两地都被肯定 。

1992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国语歌曲奖中 , 效仿林忆莲的叶倩文以《潇洒走一回》摘金 , 郭富城的《对你爱不完》蝉联银奖 。
港乐歌手唱国语歌的口子被打开后 , 林子祥、梅艳芳、刘德华、张学友这些新老王者纷纷加入 , 最受欢迎国语歌曲奖金、银、铜奖之争空前激烈 , 港乐歌手因为给力表现和本土优势 , 完成在该奖项上对台湾歌手的绝对压制 。
直到2001届四大天王时代结束后 , 台湾与内地的歌手才再次在该奖项上扭转战局 。
如同90年代的劲歌金曲金曲金奖之争是张学友与黎明的“二人转” , 二人对抗8年始终半斤八两 , 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国语歌曲奖则变成了张学友与刘德华之间的较量 , 二人PK七年 , 张学友赢在开始 , 刘德华赢得了过程和结果 , 也让“港乐歌手国语金曲之王”之争变得毫无悬念 。
1993年 , 是张学友歌唱事业迎来质变的一年 , 在港乐领域 , 其实力就像《射雕》第一期华山论剑的王重阳那样 , 远超其他三位天王;而在国语歌领域 , 1990年国语唱片销量败绩形成的阴影被郭富城刘德华等人的表现和黄庆元的劝说所化解 , 一张《吻别》专辑 , 让华语歌坛瞠目结舌 。

《吻别》除了征服台湾市场外 , 在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国语歌曲奖竞争中也是睥睨他人 , 《吻别》拿到金奖 , 梁朝伟的《你是如此难以忘记》和黄安的《新鸳鸯蝴蝶梦》分列二三 。 刘德华的《真情难收》甚至无缘三甲 。

然而到了1994届 , 风向就变了 , 刘德华连发《忘情水》、《天意》两张台湾地区实体唱片破80万的国专 , 歌曲《忘情水》也实至名归地拿到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国语歌曲奖金奖 , 巫启贤的《太傻》与张宇的《用心良苦》斩获银奖与铜奖 。
这两届中 , 两位天王并未直接性碰头 。
时间来到1995年 , 刘德华从华纳转投艺能动音并发行国语专辑《真永远》 , 张学友在宝丽金更换了制作人并发行精选专辑《珍爱》 , 歌曲《真永远》碰到了《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
最终 , 《真永远》赢了《一千个伤心的理由》 , 刘德华蝉联金奖 。

1996届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国语歌曲奖中 , 张学友《忘记你我做不到》专辑中的《情书》脱颖而出 , 巫启贤重新演绎的歌曲《思念谁》屈居第二 , 刘德华这一年连发《相思成灾》与《因为爱》两张国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