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焊接定义原理及特点 高频焊接
高频焊接(高频焊接的定义原理和特点)
高频焊接发明于20世纪50年代初,并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 。它是利用10 ~ 500 kHz的高频电流通过焊件结合面产生电阻热,在施加或不施加压力的情况下实现原子间结合的焊接方法 。目前,高频焊接主要用于机械化或自动化的管材和型材生产线,焊件可以由钢或有色金属制成 。直径范围为6 ~ 1420 mm,壁厚为0 。15 ~ 20 mm .小口径管道多采用直焊缝,大口径管道多采用螺旋焊缝 。近年来,高频焊接技术作为连接方式之一,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成为连接领域新的研究热点,发展迅速 。
文章插图
1.高频焊接的定义
高频焊接以固态电阻热为能源 。焊接过程中,工件高频电流产生的电阻热将工件焊接区域表层加热至熔融或接近塑性状态,然后施加(或不施加)镦粗力,实现金属结合 。因此,它是一种固相电阻焊接方法 。根据高频电流在工件资源网络中产生热量的方式,高频焊接可分为接触式高频焊接和感应式高频焊接 。高频电流通过与工件的机械接触引入工件 。感应高频焊接时,高频电流通过外部感应线圈的耦合作用在工件中产生感应电流 。高频焊接是一种高度专业化的焊接方法,应根据产品配备专用设备,生产率高,焊接速度可达30 m/min 。主要用于制造管道时焊接纵向或螺旋接头 。
文章插图
2.高频焊接的原理
高频焊接原理——高频电能通过高频电流的集肤效应集中在焊件表面,高频电流流动路线的位置和范围由邻近效应控制 。当高频电流需要集中在焊接资源网的某一部分时,这一要求可以通过在导体和焊件之间形成电流回路,并使它们靠近焊件的这一部分以形成相邻的导体来实现 。根据焊件结构的具体形式和要求,高频焊接主要采用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 。
高频焊接中高频电流的两大效应是:集肤效应——导体截面上电流分布不均匀,电流密度从导体中心向表面逐渐增大,大部分电流只沿导体表面流动的物理现象 。电阻率越低,磁导率越高,电流频率越高,趋肤效应越明显,而邻近效应——是一种物理现象 。当高频电流在两个导体或往复导体中以相反方向流动时,电流将集中在导体的相邻侧 。高频焊接常用的电流频率范围为300 ~ 450 kHz,有时使用低至10kHz的频率 。
文章插图
【高频焊接定义原理及特点 高频焊接】
3.高频焊接的特点:
由于电流高度集中在焊接区,加热速度非常快,焊接速度可达150 ~ 200米/分钟 。由于焊接速度快,焊件的自冷却效果强,热影响区不仅小,而且不易氧化,所以焊缝的组织和性能都很好,焊前焊件表面不会被清理干净,从而提高了效率 。可以焊接的金属有很多种,产品的形状和规格也有很多种 。
以上详细介绍了高频焊接的定义、原理和特点,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 。
推荐阅读
- 甘油的定义及分类 甘油是什么?
- 魔芋如何定义?魔芋有哪些营养价值?
- 入团申请书写作方法
- 陈小春|陈小春表情失控,苏有朋夺冠,“披哥2”定义了“男人”如何炼成
- CAD技巧-怎么快速修改块定义
- 小学生写景作文写作方法
- 什么是发明专利?发明专利的定义是什么?
- 李若彤|别愁会剧荒,这部剧很不错,女主帮你重新定义“暗恋”
- 嵌入式C代码属性怎么定义?
- 苹果手机设置自定义铃声教程 iphone怎么设置手机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