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试|1141万人考教资:焦虑的职场中年人,用“无用”证书换安全感( 四 )


无用的证
很多职场人其实明白 , 这张教资合格证 , 对自己来说 , 最后大概率是没用的 。
一位30多岁的职场人晒出了两张教资证 , 一个小学语文 , 一个小学英语 , 但她并不是为了炫耀 , 相反的 , 还有些无奈——“没用的证 , 一共两张 。 ”很多人在评论中安慰她 , 有人说 , “最起码有些景点能打五折” , 还有人留言 , “等到孩子上学就有用了 , 科学育儿” 。
一位上海的外企从业者深有感触 , “我也不明白 , 为什么要考这个证 , 难道要放弃月薪2万元的工作 , 转行去做月薪8000元的么?”结果婆婆告诉她 , “这是为了证明 , 你是一个有能力 , 能说到做到的人 。 ”
很多人的考教资之路 , 上得稀里糊涂 。 从去年4月份开始 , 张澜的家里多了一幅画面 , 两个30多岁的人 , 像是大学泡图书馆的情侣 , 立着两个平板坐在一起学习 , 丈夫刚刚考上MBA的研究生 , 每天忙着看书、上课 , 张澜则是在复习教资笔试 。
她发现 , 身边越来越多的人 , 都开始了“拿证之路” 。 有人考会计资格证 , 还有人拿人力资源管理证 , 像丈夫这样搞成人教育 , 想提升学历的人也不在少数 。 张澜是文科生 , 为了“不被上进的丈夫落下” , 考起了跟自己关系最大的教师资格证 。 虽然在留学机构被称作“老师” , 但她的日常工作与教课并无关系 , 她对当老师也毫无兴趣 , 在她看来 , 这是一个“投资回报率非常低”的工作 。 这张教资合格证 , 注定是个“无用的证” 。
跟风备考者用不上 , 想着有备无患的职场人 , 想真正用上这张从业资格证 , 也并不容易 。 事实上 , 风风火火的教资考试 , 只是进入各类学校或教育机构工作的“敲门砖” , 下一关的招聘编制考试 , 才是真正的难关 。 据媒体报道 , 去年 , 郑州一个教育局招聘200多个教师岗位 , 报名人数达到了近2万 , 有人报考了一所偏僻的农村小学 , 还有54个人一同竞争 。 新闻里 , 不乏清华北大的毕业生涌入中小学的例子 , 考教资简单 , 但考教师编制 , 越来越难了 。
就算放弃编制 , 成为临聘老师 , 以合同的形式加入教师队伍 , 也只能生活在缝隙里 。 他们被称为“代课老师” , 工作量大 , 考核指标严格 , 但却要接受“同工不同酬” , 许多人工资不超过3000元 , 还有随时被正式编制老师挤下去的风险 。
考下教资的宋雅舒 , 并没有辞职 , 丈夫劝说她 , “如果想要离开国企 , 做新不如做熟” 。 现在 , 她重新捡起了自己的设计爱好 , 闲暇时 , 在朋友的工作室帮忙 , 朋友负责面料 , 她负责设计款式 , 全都是新中式的女装 , 做喜欢的事 , 宋雅舒每天有源源不断的新灵感 。
至于美术老师 , 成为了被搁置的选择 , “这是最后一根稻草 , 也许等孩子上初中之后去试试 , 也许一直都不会做” 。
今天 , 新一批教资人涌入了考场 。 压力大的齐小燕抱着希望 , “一次不行就两次 , 一定要考过 。 哪怕不能考编 , 也可以进私立学校” 。 开考前夕 , 李丹却遇到了突发情况 , 新余市出现了疫情 , 全区静默 , 她所在的乡下也一直封村 。 从10月20日开始 , 她一直居家办公 , 一边刷题 , 一边向当老师的同学打听考试消息 。 临考前3天 , 如期考试的通知终于到达 , 李丹却打了退堂鼓 , 考场距离家10多公里 , 她担心当天村里不解封 , 无法顺利出去 , 更不想考完居家隔离 , 耽误工作 。 思虑再三之后 , 李丹决定放弃这次考试 , 等待退费 。
她还年轻 , 考试时间很充裕 , 短暂的失落过后 , 她脑子里想的只有一件事 , “我要好好地睡上两天 , 再去上班” 。

▲考场外备考教资考试的人们 。 图 / 视觉中国
(文中涉及人物均为化名)
【考试|1141万人考教资:焦虑的职场中年人,用“无用”证书换安全感】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 侵权必究 。


推荐阅读